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滴滴金梅孙道绚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滴滴金梅孙道绚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滴滴金梅
孙道绚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孙道绚,中原人,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漂零遂与流人伍”,流徙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1)请你谈谈首句中“飞”字在表达上的作用。(3分)
(2)从全词看,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

(1)“飞”字用得传神,在于它写出了一种主体观察的感觉:因为天空中有急速流动的云,月在云中时隐时现,所以月光有飞动的感觉,境界极佳。也正因为如此,透过窗棂看到月光透过林梢,穿入小屋,屋舍才一下子变得轮廓分明。这样,产生出以动托静的效果。 (3分)
(2)词中表达了词人处于离乱寡居之中,恋旧居、爱旧国的思想感情。(2分)上片渲染梅花于寒夜栖宿的意境,再将情感“外射”到梅花上,由客观事物象征作者的心态。(1分)下片写人终老它乡,有梦难续的感慨。深入刻画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抒发出怀念国都的思想。(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蝶恋花(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攀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注:①化用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这首词的末两句除了化用杜牧诗句外,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加以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杼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指出。
答:
(2)试析这首诗的意境和感情。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填空题和简答题)。(7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满江红·赤壁怀古
[南宋]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曹瞒,曹操的小名为瞒。
(1)这两首词虽然都是借古抒怀之作,但两词所抒发的思想情怀却有所不同。苏词抒发了                      ;戴词则抒发了                                  。(2分)
 
 
 
 
 
 
 
 
 
 
 
 
 
 
 
 
 
 
 
 
 
 
 
 
 
 
 
 
 
 
 
 
 
 
 
 
 
 
 
 
 
 
 
 
 
 
 
 
 
 
 
 
 
 
 
 
 
 
 
 
 
 
 
 
 
(2)两首词的上阕在塑造周郎这一人物形象上有何异同?试作简要分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里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2)古人评词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之说。你认为这首词的景与情的感情基调一致吗?请结合词意予以阐述。(5分)
                                                                                
                                                                                  
                                                                               
(节选自《晏子春秋》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等,他与王实甫、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B.《窦娥冤》通过窦娥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塑造了中国妇女的光辉形象,剧情曲折生动,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不朽之作。
C.《哈姆莱特》中“比剑决斗”的环节有两重矛盾冲突:一个是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的***父霸母之仇,一个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之间的***父“害”妹之仇。
D.剧本《雷雨》的故事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 “雷雨”既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又预示着情节的发展,暗示着情节的高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