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 都押“un”韵。B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对《咏怀古迹(其三)》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 |
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 都押“un”韵。 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 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全诗议论精辟,形象鲜明。 |
答案
D |
举一反三
对《登高》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 ] |
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 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 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
下列对《杜甫诗三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 B.《秋兴八首(其一)》,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文中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 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国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 ”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 |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
注:①瞿唐:瞿唐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乩后,杜甫曾闲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德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
[ ] |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 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