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注李 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 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2)清冷、幽静。表达孤单、寂寞的心情。
(3)“为拂绿琴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题。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______”和“客船”。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1)分析诗中“兼”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的感情在三、四两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试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第二句哪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三、四句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的感受?这两句诗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巧妙奇警,试做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幕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这两首诗写景的顺序和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小斋记事
刘止一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解】刘止一,宋徽宗宣和 三年(1121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