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村  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茅塘马上贺铸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水落陂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村  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茅塘马上贺铸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水落陂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辽宁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村  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茅塘马上
贺铸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1.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
                                                                                                  
答案

1.第一首更好,作者勾勒出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山村晚景图:火红的夕阳好象被山口衔住一样,日影倒映在尚有凉意的池水涟漪中。诗人把池塘、远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呈现出宁谧安适的意境;第二首更好,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池塘边秋日黄昏颜色浅淡的太阳即将落下的场景,一个“薄”字,突出略现寒意的季节特征,营造了一种清凉宁静恬淡的意境氛围。(答案不必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2.第一首诗人表达了作者对山村自然风光,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之情;第二首侧重表达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慨,因而向往羡慕无拘无束的乡村生活,流露出隐退田园之意。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
【注】①海门:大海的门户,古代镇江北固山距海比今天要近二三百里。②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③乘桴:乘小筏。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旧时指日本。    
1.“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描写景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诗人长期隐居于襄阳,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吴越期间。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诗歌颈联在构思上很有特点,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  淲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南柯子·忆旧
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注释】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1.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