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①已过头番笋,木笔②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山东省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① 箨龙,就是笋。②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③瓯:一种茶具。
(1)诗人如何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2)从全诗看诗人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以景写“幽”,通过“湖山胜处”“槐柳阴阴”“野径幽幽”等景象写出了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②以动衬“幽”,通过描写白鹭不时自蓝天飞到湖边悠然觅食,安详不惊的场景,突出环境清幽。 
   ③以声衬“幽”,绿草丛中,鸣蛙处处,体现环境之幽。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的闲适之情。
   ②尾联“叹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生寂寞惆怅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① 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后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1.试分析这首诗中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  
答:                                                                                       
2.这首诗的第二联被人称为咏梅的绝唱,你认为这两句好在哪里?试作简要赏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柳梢青
黄简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又是一年,花惊寒食,柳认清明。
天涯翠巘层层。是多少、长亭短亭。倦倚东风,只凭好梦,飞到银屏。
(1)请从修辞手法和炼字角度,赏析“花惊寒食,柳认清明”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抒发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首《西江月》,然后回答问题。过融上人兰若
綦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1)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早  发
宗泽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①宗泽(1060-1128),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东京留守,招集义军,提拔岳飞为将,屡败金兵。②繖幄:指伞盖。繖,同“伞”。伞幄即主帅行军时作为标志的伞盖。   
1.“水长山远路多花”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寒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之二)
元好问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注】①陈与义: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诗人曾自注,“借居小园,遂自号园公”。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二月。当时金兵连陷青州、徐州,进攻楚州,大有席卷江北之势。②元好问:金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金亡不仕,隐居故里,潜心编纂著述。
1.请分析陈诗前两句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两首诗中诗人借助海棠花的形象所表达的不同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