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月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1.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抒发情感的时候,都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客思”句表达了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感情;②“寒食泪”句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对故去亲友的怀念;③“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句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易逝,早生白发的幽怨;④“未知轩冕乐”句表达了诗人为官不快的情绪;⑤“但欲老渔樵”句表达了诗人要辞官归隐的愿望。 
2.①运用了比喻修辞。作者把“客愁”比喻成“春风”吹动的“千万条”杨柳枝,从而使抽象的“愁思”具体化,变的可观可感。②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作者在寒食节想起已故亲友,泪水不觉流出,而作者用了一个“倾”字,形容泪流,把流出的泪又与“冶城潮”相比,表明了作者悲痛之重。③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中,作者以“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产生了强烈的色彩对比,隐喻了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江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注】①寂历:寂寞、冷清。
1.前两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分别是哪一个?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莫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  
(宋)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 
1.请赏析 “冻雷惊笋欲抽芽”一句中“惊”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醖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注释:①醖,同“酝”。
(1)这首词的上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梅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无衣》,然后回答问题。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
②兴师:出兵。
③泽:同“襗”内衣,指今之汗衫 
④作:起。
1.章诗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章结句“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怎样体现诗意上的逐层递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