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和词,按要求回答问题。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清平乐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诗和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1)二者反映的作者感情的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位作者在寻觅春天的方法上有所不同,找出相关的两句来。 白居易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庭坚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作者惋惜春光流逝的深情。 白居易最终找到了春天,充满惊讶和喜悦;黄庭坚没有找到春天,感到无限怅惘和苦闷。 (2)长恨春归无觅处。 除非问取黄鹂。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蓣中,罾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渡。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榜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1.诗歌开头几句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气氛?对全诗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节详细描绘了湘君为湘夫人用各种香草装饰爱巢的过程和步骤,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表现了主人公的什么心理?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屈原的《湘君》,完成1、2题。 |
湘君 屈原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逭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浚,隐思君兮陫侧。 桂兮兰枻,斫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块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
1.分析《湘君》和《湘夫人》中男女主人公对待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湘夫人》和《湘君》中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这类诗句,并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诗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
橘颂 屈原 |
后皇①嘉树,橘徕服②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③兮。纷缀宜倚,婷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④不淫,梗⑤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⑥,置以为像兮。 [注]①后皇:指天地之间。后,后土。皇,皇天。②徕服:指生来就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徕,同“来”。服,适应。③类可任:类似能担负重任的人。④淑离:美丽。⑤梗:正直。⑥伯夷:商末人,为孤竹君之长子。周灭商后,他耻于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1.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对的一项是( ) A.纷其可喜兮(美丽茂盛的样子)曾枝剡棘(锋利) B.圆果抟兮(通“团”,指橘子长得圆美)纷组宜修(美好) C.精色内白(美丽的颜色)廓其无求兮(宽阔) D.苏世独立(在世上保持清醒)横而不流兮(不随从流俗) 2.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大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简析本诗的主要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内阅读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回答问题。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对《拟行路难(其四)》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拟行路难(其四)》是鲍照的寄寓悲愤之作。 B.诗人用泻水流淌这一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 C.以“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2.这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句写“人生亦有命”,从诗歌本身看,作者对“命”有怎样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1、2题。 |
拟行路难(其三) 鲍照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怨,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
1.试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试结合全诗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