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碧湘门①陶 弼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1 期中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地卑”即地势低,“沉”,使动用法,使……沉没。“沉”的主语是“江势”,宾语是“山”。这样,锤炼得好的字就是“沉”字无疑了。“沉”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使景物具有动感。 2、第一句要抓住“烟”字。只有远处之景、朦胧之景才有看上去如烟似雾的不真切感。第三句要抓住“疑没草”三字。“疑”为“怀疑”,显然不是事实本身;“没草”即“没入草丛”,只有在天地相连之处,天空中鸟儿的行列才会给人这种“没入草丛”的错觉,所以第三句写的也是远景。(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诗词鉴赏。 |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
①“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70字左右。 |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咏 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1)此诗是怎样写风的活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此诗的整体上看,采用了什么写法?此诗寄托着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
(1)这首诗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