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答: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从军行陈羽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答: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1.试分析一、二两句环境描写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三、四两句的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前两句写行军的环境极为恶劣: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海畔”的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被狂风刮光,枝梢也被狂风折断。这些环境描写,竭力突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恶劣的环境映衬出了从军将士无所畏惧、昂扬坚强的精神风貌,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意对即可)
2.后两句用“横笛”、“红旗”写人,这种借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这样写不仅是因为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现行军将士为保卫国家不畏天寒路险、昂扬直上的崇高精神。(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度大庾岭
(清)朱彝尊
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
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
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
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
  [注] ①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②徂:消逝。
1.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
(1)鸿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鹧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霁夜
孔平仲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狂风送雨已何处?淡月笼云犹未醒。
早有秋声随堕叶,独将凉意伴流萤。明朝准拟南轩望,洗出庐山万丈青。
1.颔联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秋景,一些文人常发悲秋之感;但这首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碧湘门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
天阔鸟行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ɡ):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词鉴赏。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①“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根据诗意展开想象,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格,70字左右。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语言运用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