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3 模拟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2)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则无此意趣。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答案自圆其说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双调]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江南。
(1)这支小令咏赞江南的美景,写出了江南景物什么样的特色?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曲写景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②泠泠(líng líng):清凉;声音清越。
(1)颔联中“泠泠”两字在营造意境方面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因何寂寞?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官舍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释】①官舍:官吏的住宅。②王禹偁:宋代诗人、散文家。本诗作于淳化二年(991),当时作者因仗义执言,受小人毁谤,被解知制诰职,贬为商州团练副使。③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请对本诗第二联的内容、写法和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者多赞第三联“拂”、“侵”两词用得好,请你结合本联内容简要说明其中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
舒亶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注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诮:简直,全然。
(1)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即中行说(hángyuè),汉文帝时宦官,后投匈奴,成为汉朝的大患。②馘(guó):***敌后割取左耳以计功,这里是***戮的意思。③击楫中流:东晋祖逖北伐渡江,于中流击楫,立下报国誓言。④治安:贾谊曾作《治安策》评议时政。
(1)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词上阙的写景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主旨与姜夔《扬州慢》相比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