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张元干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浣溪沙
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1.这首词描绘了怎样一幅自然风景图?请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首词描绘了作者月夜登楼所见,湖水荡漾、青山倒影、飞云度月、柳影朦胧、微风翻荷、露珠闪烁,勾勒出一幅清丽秀美而宁静的湖光山色图。(意对即可)
2.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流露出一种闲适、潇洒的超脱情怀。(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晚秋[注]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中用了哪两个典型意象表现 “晚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莎衣
(宋)杨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③菡萏:荷花。④紫绶金章:紫色绶带,黄金印章,指高级的官爵。
1.“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江湖伟观
刘黻[注]
柳残荷老客凄凉,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盈得鬓毛霜。
  [注]刘黻:南宋爱国诗人,屡遭贬斥。国都陷落,毅然奔赴国难,为国献身。
(1)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请从首联中找出两个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颔联、颈联是怎样表现“伟观”的?请任选一联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无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 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 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排遣。
D. 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②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