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四川省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 (意对即可)
(2)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情景交融。
   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采 桑 子
欧阳修
(其一)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其二)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山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景色,但侧重点不同。
 其一着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二着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词句,分析后一首词的写作手法及思想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问题。少年行
杨亿
江南节物,水昏云淡,飞雪满前村。千寻翠岭,一枝芳艳,迢递寄归人
寿阳妆罢,冰姿玉态,的的写天真。等闲风雨又纷纷,更忍向,笛中闻。
  【注释】①节物:时令,节气。②借用陆凯赠范晔的诗“折梅送驿站,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③寿阳妆:是寿阳公主梅落额头的故事。④的的:明明白白的意思。天真:自然本色。
1.这首词为咏梅之作,可前三句并未写梅,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词看,本词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三、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五句中的“惭”有什么含意?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