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山  馆 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①畲田:焚烧田里草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山  馆 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注:①畲田:焚烧田里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17 期中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山  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田①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注:①畲田:焚烧田里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田地。
(1)首联、颔联,诗人怎样表现了自己的情怀?试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远岫穿云翠,畲田得雨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者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表现情怀,“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树因秋色而更显苍老,倦鸟在暮色中低徊寻巢,凄清孤寂的画面映衬了诗人内心的悲哀。(意对即可)
(2)“穿云翠”是生动而美丽的景象。“得雨肥”意味着丰足。这是乐景写哀的手法。美好的景物反衬出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意对即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①诗歌的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诗歌的三、四句写人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信秋词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长信”,原指汉代长信宫,这里指皇帝的后宫。“漏”,宫中的滴漏,古代的计时器。
(1)分析一二句写景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中的“清”“长”二字充满暗示,请据此分析诗中人物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鉴赏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灯灭犹暗坐,逆风吹雨打船声。
  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
(1)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灯灭”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