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陶渊明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朴素,清新隽永。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陶渊明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朴素,清新隽永。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朴素,清新隽永。但他也写过一些歌颂神话传说中的牺牲者和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壮士的诗,风格悲壮豪放,被鲁迅先生称誉为“金刚怒目式”(《题未定草(六)》)的作品。陶渊明重在“写心”、“写意”,并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对景白描写生,只须      的几笔,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妙摄其意态、神韵,并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的诗文语言生动精练,明白如话而情意深厚,犹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于质朴中含有文采,貌似枯槁实则丰腴,这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指出的“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境界。例如:“      ”,诗人用一个“     ”字表现盛夏树木清荫的浓郁,使无形无状的凉意,顿时可见可触,成了贮积在浓郁中的一汪清潭。又如“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十个字,不仅写出雪的      ,而且传出雪野在静穆中仿佛发出微妙的声音。再如“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把迎风拂动的禾苗写得生意盎然,活泼可爱,仿佛有性灵,有生命。
小题1:在①、 ④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疏疏朗朗④轻虚洁白B.①疏疏朗朗④轻盈洁白
C.①萧疏简淡④轻虚洁白D.①萧疏简淡④空灵洁白
小题2:在②、③处填入的诗句、词语、最恰当的是   (    )
A.②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③没
D.②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③余
C.②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 ③贮
D.②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③绕
小题3: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蔼蔼堂前林”,蔼蔼是树木稀疏的样子。
B.“孟夏草木长”,孟夏是初夏时节。
C.“有自南,彼新苗”,风是春风,“翼”是拟人手法。
D.“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意思是:远风掠过平旷的田野,秀美的禾苗饱含新的生机。
小题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陶潜的诗不是一味飘逸,也有“金刚怒目式”。这说明评论作品要“知人论世”。
B.“大匠运斤无斧凿痕”这一比喻说法既是赞美陶诗艺术造诣之高,又是对其真率自然诗风的肯定。
C.陶诗的风格是表面质朴而实际华丽,表面单薄而实际丰满。
D.“写心”、“写意”,实质上就是鲁迅先生提倡的白描手法。
小题5:下列陶渊明的诗句,属“金刚怒目式”的是    (    )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B.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
C.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D.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E.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F.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C、F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疏疏朗朗:1、形容植物稀疏,不茂盛。2、形容人或物很少。用在此处明显不合语境。轻虚:轻而不实。写出了雪覆盖在地上“不实”的特点。轻盈:泛指轻巧柔美,一般用于动态的人或物。“空灵”是“静”与“动”的统一,“空”为高深莫测,“灵”为变化多端。幻化无穷,不可捉摸。用于此处显然不对。
小题2:从后文“表现盛夏树木清荫的浓郁,使无形无状的凉意,顿时可见可触,成了贮积在浓郁中的一汪清潭”中“盛夏树木清荫的浓郁”“贮积在浓郁中的一汪清潭”可以判断C为最佳选项。
小题3:“蔼蔼”应为“茂盛”之意。
小题4:由原文“陶渊明重在“写心”、“写意”,并不着意描摹物象。但他一旦对景白描写生,只须萧疏简淡的几笔,便能捕捉住景物最突出的特征,妙摄其意态、神韵,并自然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可见,“写心”“写意”应与“白描”是相对的写作手法——“金刚怒目式”。
小题5:“金刚怒目式”的内容主要是歌颂神话传说中的牺牲者和历史上反抗暴政的壮士,风格悲壮豪放。由此可见C、F符合这一特点。
点评:本题的特点有:一、题目量大,包量的信息量和考查点多。二、将语言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创新。三、第五小题重点考查理解运用的能力,比单独的理解词语题更注重能力的检测。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一种时尚,“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实际上,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
墨刑又称“黥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中晚期,首都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街肆恶少纯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刻文字或图案的“刺青”现象,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针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划;就身体部位而言,刺青者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盖之处,而非在脸上或额头等显而易见的部位;就文字或图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带有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内容,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人选择一些印章、与个人经验有关联的诗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图案。曾有一个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为众人熟知的诗歌及相应的插图,荆客陈至把此人唤作“白舍人行诗图”,话虽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仅就这一类文身而言,实际上是无伤大雅的,无非是为了自娱,同时又引起他人的关注,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唐代以后,有的刺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水浒传》里宋代梁山好汉史进,虽然正是凭着身上的九条青龙文身得到了“九纹龙”的美称,但他在身上刺“青龙”这一图案本身就暗含了某种令人不安的意图。当局者对将具有政治敏感性、僭越色彩的称号文在自己身上,并借此煽动群众以图不轨的文身者的态度是十分严厉的。
刺青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黥刑,但从对身体发肤的侵害上讲,与黥刑同样应当作为一种刑罚。身体的神圣性使其拥有者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损害,除非有罪受惩;无罪而自行损害身体,无疑是一种大不孝,这种行为本身便是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衅。一个可以损害神圣身体的人,对他人也会造成威胁,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危险性和潜在的敌对情绪甚至仇恨。因此,在古代社会,刺青还被认为是一种跳出伦常的“异端”行为,在这一点上,刺青也不同于今天的时尚文身。             (摘编自《文史知识》2012年第2期)
小题1:下列关于唐代“刺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刺青”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古代的刑罚有关,第二阶段才成为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的风尚。
B.到唐代中晚期,“刺青”现象基本在全国范围出现,“刺青”的群体是街肆恶少,他们黥刻文字或图案完全出于自愿。
C.它在使用的工具、所在身体部位、刺出的文字或图案所体现的个意愿、具体内容等方面均不同于古代“墨刑”。
D.以诗句为内容的刺青,是为了自娱,同时还能引起他人的关注,既无伤大雅,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之前的“刺青”与后来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的“刺青”并不一样,而与作为处罚手段的“墨刑”关系密切。
B.在古代,“墨刑”能成为一种使有罪之人蒙受终生耻辱的严厉惩罚,是因为这种刑罚能损害有罪之人“受之父母”的身体。
C.《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史进身上的刺青图案,表明宋代的刺青已经变成了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
D.如果有人想借助文在身上具有政治敏感性或僭越色彩的称号去煽动群众图谋不轨,会受到当局者十会严厉的惩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审美的功能,墨刑的由来虽然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它一开始就和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
B.唐代街卒“白舍人行诗图”刺青的内容,除了体现了这个街卒的个人喜好,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刺青”的内容自由而随意。
C.从身体的神圣性上说,只有有罪的人才可自行损害身体,并以此作为受惩方式,因此,刺青是应该作为一种刑罚而存在的。
D.一个在身上刺青的人,是一个无视身体神圣的人,这样的人是一种“异端”,是具有危险性和潜在敌对情绪甚至仇恨的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
打开闸门
(1)
聂小汶走进那间办公室时,神情有些恍惚。
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回国之后,这大半年来,她不断在找工作、面试之中兜兜转转。不断在被拒绝,重新填写履历表、应征之间摆摆荡荡。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寒冷、饥饿、无助,委实使她心力交瘁。并非纯粹的经济不景气,并非她资格有问题。她有大学文凭,精通中英文,有辅导员的资格,甚至有张神学院文凭,又如何?她不断退而求其次,从应征广播导播、到教会同工、到基金会的秘书、到福音出版社的编辑,到商展会的协调员,碰壁就是碰壁!
这是今年来第7份应征的工作了吧?
难怪她紧张,她精神恍惚…   再一次失败,她准崩溃了!
“聂小汶,你可以进去了。”秘书呼唤她的名字,她打起精神,踏进那间办公室。
她面对的是一个超年轻的CEO,叫作ALEX,他劈头第一问题是:
“根据你提供了履历,你曾经在感化院做过辅导员?”
“是的…”
ALEX皱眉,把身子微微靠向椅背。他看来是那种精明干练,胸有成竹,凡事都逃不过他的锐利的目光。这种领导者,可能有不平凡的经历,可能是奖学金得主,可能毕业于国外的名牌大学。不管有多少可能,肯定一点的是,你绝对别想欺骗他。
“那么,关于Boy’s Home集体逃跑事件…”
又来了!她的精神又蹦紧了!总要面对的!是吗?逃避不了的,是吗?就像烙印般的印记,对吗?几乎每一次面试,她都栽在这个问题上。少年集体逃跑事件,逃跑事件!谁应该为打开闸门负责?谁的疏忽?…
聂小汶的眼眶一下子盈满了泪水。
(2)
为什么?为什么你会打开闸门?而没有锁上,是故意的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那些都是打架、混流氓、偷窃的坏孩子啊!你放走他们,没想到后果吗?没想到这是多么糟糕的事吗?本来,他们在Boy’s Home被改造,被管制与再教育,还有机会改过自新,重返社会。但你这样…这样轻率地放走他们,他们就会回到阴暗的后巷,继续打架、偷窃、吸毒,重新再犯罪,重新再堕落。你为什么打开闸门放他们走?为什么?
--羊,你见过羊吗?被困在羊栏里的羊。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什么,我想说什么?你体会不到吗?你真的体会不到吗?他们是人啊!我再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被锁困在窗口有铁支的房间里。每天运动、上课、吃饭、上厕所,剩余的时间都被关在犹如牢房的有铁栅的房间里。他们需要自由,需要被释放,而不是凶神恶煞的管理员。他们是一群有灵性,有领悟力的孩子。十三岁到十五岁,那么小的孩子啊!如果你是他们的父母,你会怎么想?我能怎样?当然,我承认,我犯了错,我不该打开闸门的,我打开闸门,他们便窜进社会的各个角落,难保他们不会再遇见犯罪的诱引。他们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
为什么只要我负责?这个社会不用负责吗?
社会归社会,你归你…
(3)
小汶瞪着年轻的CEO。他准会和许多的主导面试的主管一样,杀出同样的话吧?--你要为这错误负起责任,对不起,我们不能聘请你。
但是,年轻的CEO没有这么说,他静静端详着小汶半响。
“后来怎样?”
“什么后来怎样?”
“喔,我是指那些从感化院逃跑出来的孩子?”
“我不知道…我没有找过他们,他们也没有联络我。但隔了些时候,我依稀…从报章新闻看到的,×××又去混社会,干贩毒的勾当,结果被逮捕。×××杀了人……我时常在想,他们如果继续留在感化院,命运会否不同?”
“我还想知道,那次的事,有没有影响你的人生?”
“当然有…”小汶眼眶又红了。半年来,应征工作,竟然处处碰壁。
“你认得我吗?MISS NIE。”
“你是…”
年轻的CEO终于承认,他就是逃跑者其中之一。
聂小汶难以置信地瞪着ALEX。
“你…你真的就是Boy’s Home的逃跑者之一?”
“是的,15年前的事了,难怪你认不出我了。”
小汶恢复了恍惚,努力把紊乱的思绪整理出来。是真的吗?她只记得在作辅导时,有个高高瘦瘦的少年,老爱问她许多问题。
ALEX微笑着:“喏,老爱问问题的那个!”
“啊,我想起来了…”
小汶的记忆慢慢涌回来了,像溪水潺潺而流。是的,ALEX,他的中文名是刘志强。他很早就学会抽烟、赌博,后来也跟着一班少年流氓贩卖非法光碟。15岁那年,他书包里被搜出有毒品,被关入Boy’s Home!他后来发奋读书,顺利毕业;并得到奖学金,出国留学,然后回来开公司。当初,没有打开闸门,他的命运可能改写,谁知道呢?根据他所知,那些从小汶打开的闸门逃跑出来的少年,际遇都不同。××做了牧师,××在癌症基金会作总干事--你没有错啊,你打开闸门,让很多生命得到重生。
小汶流泪了感觉身上的捆绑消失了,完全被释放了。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面试时Alex直接就问聂小汶是否在感化院工作过,因为他知道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当年打开感化院闸门的辅导员聂小汶。
B“犹如被隔绝在栏栅外的迷失的羔羊一般”一句说明十五年来聂小汶因感化院事件一直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这让她心力交瘁。
C聂小汶放走感化院那些少年后,虽然没有找过他们,也没有和他们联络,但她关注着报章新闻,仍然在为那些少年的成长担忧。
D文章最后写到聂小汶感觉到“身上的捆绑消失了”,是因为她知道Alex一定会录取她,她应征终将成功。
E这篇小说场景集中,以对话形式展开矛盾冲突,而且情节具有巧合性,这些特点与喜剧的表现手法极为相近。
小题2:小说的第二部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聂小汶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对于聂小汶来说,你认为她是否应该打开闸门?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共4小题,计20分)
母亲不是圣人
张萍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又封了一个50元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她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还得自己倒茶喝。
正在这时,外面有小轿车的声音,那是大姐回来了。母亲好像听到命令一样,立刻迎出门。大姐一下车,母亲满脸笑容地请她进屋,问累不累。
大姐说:“妈,我不累。”大姐坐小车回来,怎么会累呢?真正累的是我,母亲却没问我。
大姐也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又漂亮,又贵重。我在商场见过,最少要1000元,比我送给母亲的那件贵10倍。
大姐也给了母亲一个红包,比我的大得多。
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再把那个大红包放在衣服上,让众人欣赏,又亲手给大姐倒了一杯茶。
母亲对大姐的亲热举动,刺痛了我的心。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第二年,母亲生日时,我不再回去,只托哥带了一点礼物给母亲。
明天又是母亲的生日,我依旧买了一点礼物,托哥哥带回去。哥哥却说“去年,你没回去,已经有些不好。明天,你再不回去,大家还以为你对妈有意见呢。”
我说:“我就是对妈有意见,她对大姐好,对我不好。大姐钱多,能讨妈欢心;我钱少,讨妈嫌。”
哥说:“不会吧,妈不是那种人。”
我委屈地说:“你没尝过那种滋味,当然不会知道。大姐回去,妈每次都到门外迎接;我回去,妈几时出门看过一眼?我穷,没法跟大姐比,但还有一点自尊心。你不帮我带东西给妈,我另找人带。”
我一气之下,把东西拿回家。刚回到家,哥哥就追来了。他买了很多东西送给我,比我买给母亲的还多。我说:“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哥不说话,放下东西,转身就走。
我送哥出门,一直送到楼下的马路边,哥说:“以前,我来这里,你最多送我到门口;这回破例送到马路边,是不是因为我买的东西多?”
我生气地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哥说:“我把你当成平凡人。平凡人都会受到名利的影响,抽到大奖会高兴,丢失钱财会伤心。这次,我送给你的东西多,你就陪我多走几步路,这很正常。平凡的母亲也会受名利影响,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多,她就会亲热一点;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少,她就没那么亲热。我知道,你希望妈对你和大姐一样亲热,但是,只有不受名利影响的圣人才能做得到。那种道德高深的圣人,听说500年才出一个。我们的妈不是圣人,但确实是个好母亲,你买的衣服,她一直穿在身上,袖口磨破了都舍不得丢。妈并没有嫌弃你。”
我的泪水无声地流出来,哽咽着说:“别说了,我明天回去看妈。”
母亲依然对大姐很亲热,对我没有那么亲热。但我不再怪怨她。因为我知道母亲不是圣人,大家都不是圣人。
小题1:作者从哪些方面比较了母亲对“我”与对大姐不同的态度?(6分)
答:                                                                       
小题2:理解下面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答:                                                                  
小题3:赏析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5分)
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答:                                                                   
小题4:“我”为什么知道“母亲不是圣人”?(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宇宙中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这个星系名叫8cL433+63,距地球大约150亿光年,是天文学家利用设置在夏威夷群岛莫拉克亚天文台的凯克望远镜发现的。
这个星系的光信号要经历15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所需时间是地球年龄的3倍。
这一发现表明,宇宙本身至少有150亿年的历史,从而否定了最近根据宇宙膨胀情况对宇宙年龄做出的估算:宇宙只有120亿年或更小的年龄。在此之前,天文学家发现的最远的星系距地球有130亿光年,是1991年发现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新发现的星系似乎含有一些恒星,这些恒星在其光信号到达地球时,就已经年迈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海隆·斯客拉德教授目前对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记者说,这个新发现的星系已经充分形成这一事实表明,宇宙的年龄有可能还要大于150亿年。
这一结论与对靠近地球的一些恒星的年龄的估计相符。天文学家估计离地球最近的一些恒星的年龄至少有160亿年。
小题1:文中“年迈”一词的意思是(3分)(    )
A.年龄至少有150亿年B.年龄大于150亿年
C.年龄至少有160亿年D.年龄大于160亿年
小题2:不能作为“宇宙本身至少有150亿年的历史”这一推断的依据的一项是
(3分) (    )
A.最近根据宇宙膨胀情况对宇宙年龄作出的估算是错误的
B.8cL433+63星系的光信号要历经150亿光年才能到达地球
C.凯克望远镜发现“8cL433+63”星系距离地球大约150亿光年
D.天文学家估计离地球最近的一些恒星的年龄至少有160亿年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3分) (    )
A.天文学家估计离地球最近的一些恒星的年龄至少有160亿年,这一估计纠正了海隆·斯客拉德教授的推测。
B.凯克望远镜发现的“8cL433+63”星系是离地球最远的星系。
C.海隆·斯客拉德教授是根据“8cL433+63”星系似乎含有一些恒星而作出“宇宙的年龄有可能大于150亿年”这一推测的。
D.1991年,天文学家发现的星系距地球130亿光年,而1991年之后则发现最远的星系距地球只有120亿光年或更少。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一个老人的问题
[埃及]穆·阿里
酒店快关门的时候,一个衣衫褴褛的老汉迈进门来。酒保惊奇地望着这个陌生的顾客。看上去,他是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满面皱纹,步履蹒跚,走起路来甚至跌跌撞撞,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右手拄着一根看上去已伴随他二十多年的拐棍。
老人一屁股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打了个手势,请酒保过来,声音颤抖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闹懵了,忙说:“没有啊!”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一下脸上的汗水,伤感地说:“那么,请给我倒杯酒来,先生!”
老人喝着酒,叹着气,两只眼睛忧愁地望着门口,慢慢饮完酒。随后,用拐棍支着地,哈着腰,低着头,好像寻找什么似的步出酒店。酒保目送着他,觉得他既可怜又古怪。
十多天过去了,顾客不断光临酒店,酒保几乎忘了那可怜的老人。但一天夜里,当酒店最后一个顾客走出门时,老人的面孔又出现在门口。他一声不吭地挪进屋内,又坐在门口的凳子上,悲伤地问:“有人问起我吗?”
酒保不安地答道:“没有!”
老人抬起右手,用手指揩了揩脸上的汗水,像受了伤似的喃喃地说:“那么,请给我倒两杯酒来,先生!”
老人一口一口地抿着酒,两只眼睛呆呆地凝视着门口。酒杯空了,老人用拐棍支着地,慢慢站起身,缓缓地挪动着步子,磨蹭着出了酒店大门。
几个月过去了,老人一直未再“光临”酒店。
一天夜里……     
“有人问起过我吗?”
几年过去了,酒保的答复仍是那么几个字:
“没有!”
老人凄惨地说:“那么,请给我拿一瓶酒来,先生!”
酒保同情地问老人:“一瓶酒?”
老人点点头,抬眼看了看他,好像明白了他正在故意找话说。
酒拿来了,老人喝着,喝着,喝光了一瓶酒。酒保的眼睛始终注视着他的脸。
老人用拐棍吃力地撑起身,向酒店大门方向挪动着步子,但一个趔趄,拐棍滑出手,他一下子跌在地上。
他的两腿神经质地勾住一张桌子,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抓住桌子腿,挣扎着想站起来,但桌子倒了……
酒保赶忙奔过来,两眼涌着泪水,哭着说:“最近好像有人问起过您,爸爸!”
小题1:小说开头人物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5分)
小题2:小说标题为《一个老人的问题》,所揭示的问题也就是老人要求找的东西。作者用老人前后数次到酒店的问话:“有人问起过我吗?”来表现的,反复出现的这句话反映出老人怎样的心理状态?小说提出了什么问题?(6分)
小题3: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这样结尾的好处是什么?(6分)
小题4:从小说内容来看,酒保与老人是否是父子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