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抗抗我见到的西拉沐伦,已是中下游地段。水势略减,趋于平缓,灰黄的河水,坦然自若地穿过两岸苍郁的灌木。河道时宽时窄时隐时现,在岸边的高地远望,像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西拉沐伦河漂流 张抗抗 我见到的西拉沐伦,已是中下游地段。水势略减,趋于平缓,灰黄的河水,坦然自若地穿过两岸苍郁的灌木。河道时宽时窄时隐时现,在岸边的高地远望,像一条林中密道。 我独自一人浮在水面,悠悠然顺河而下。 前后左右都是水,急促而安稳地流淌。触手可及筏子外沿冰凉的河水,倾耳是流水汩汩的哗响;我闻到了河面上飘来弥漫着青草和湿土的甘甜气息,清洁着我的呼吸;隔着充满弹性的橡皮筏子底部,能感觉到水在暗处使劲。整条河像是一个巨大的漩涡,无休止地旋转着,就连天空也已消失在水里…… 西拉沐伦,你从哪里来,带我去哪里? 没有帆,也没有罗盘,我是一座移动的孤岛,或是一块南极崩裂的浮冰,在水上漫步。 那一天下午,阳光早早隐没,从草原上吹来的风已有凉意;河面上没有闪烁的光斑,水是朴素平淡的本色,甚至显得有些冷漠。橡皮筏子下水的那一刻,只觉得身上的热气忽地被河水吸走了大半;波浪起伏,筏子颠簸起来,身子晃了晃,人就晕了,睁眼闭眼都是流淌的水。阴郁的河面,如同一条狭长的陷阱,会把人吸进去。心倏然抽紧,生出几分恐惧。 第6页 共8页 四周空无一人,孤独感渐渐袭来,在水面上形影相吊。 那是一个宽阔的河湾,弯曲的河道延伸至此,水中突起一滩金色的沙洲,像是一个问号下面被放大了的点儿。筏子一往无前,撞向沙滩的边缘,悄然搁浅,无人能来搭救。用木桨撑住河底,胡乱地用力,听见橡皮筏搓擦着沙滩的声音,像是要揩去水中的痕迹。反复挣扎全然徒劳,筏子像一块磁铁被牢牢吸在河床上。忽而,却又轻轻一颤,猛地弹了出去,迅即将沙洲甩在了后头。却不是桨的力量,而是水流突然改变方向,将我重新送入河道的主流。 水流逐渐加快,如轻舟过峡,一泻数里。眼见河面朝着前方倾斜下去,形成水的梯级坡度。水势忽猛,溅起团团浪花,水下似乎布满阴谋诡计,埋伏着无数道沟壑岔口,路径纠缠纠结,像是隐形的魔爪,拽着筏子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全然没有方向可言。人在水上,对于水下却一无所知,那水看似温情脉脉,转瞬就凶相毕露。束手无策地看着自己的筏子往岸边直冲过去,一头插入密集的柳茆丛,让粗韧的柳条一根根从头顶掠过,任其拍击鞭打,却无从躲避动弹不得。几回心惊胆战,自以为山穷水尽,流水无情,只能任其戏弄摆布了。绝望之中,水下的魔怪突然大动恻隐之心,那筏子似有神助,只一个华丽转身,自行掉头突出重围,卷入另一股劲流,如同冰上速滑,瞬息间蹿出老远。等到回过神来,人已在河的中央——天高水阔,水平如镜,筏子稳稳地朝着下游航行,一时畅通无阻……如此三番四复,每一次都在险情绝境中侥幸脱逃。再一次误入歧途时,只需坦然用手轻轻撩开树枝,等着撞击河岸那一瞬的力量,将其顶开——旋转——踮脚——凌空——落地时,已在新的起点上。那一套连贯的动作,完成得如此圆熟爽利,像配合默契的双人华尔兹舞步,在河面上一圈一圈地纵情奔放。圆舞曲的乐声从空中传来,微风、鸟鸣、流水声声…… 漂流着,无拘无束。若是遇到浪花翻滚的激流险滩,索性松开水中的木桨,身子一动不动,任随筏子从容漂去——它一个顺势鱼跃,从水瀑上灵巧翻过,稳稳落在水梯的下一层平缓处,衣衫上竟连水花儿都不溅一朵…… 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 很多时候,人生,生活,就像漂流本身——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水下(或是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要说随波逐流,其实也就是循着波浪和水流的动向,借力前行而已。 那是一段平缓的河道,几乎感觉不到水的流动。我独自一人悠荡在河上,把身子放平,躺下来,头发几乎垂在水面。雾气洇湿了我的眼睛,水声充盈着我的耳廓,水滴从我的脸颊上滚落:枕河——那一刻我的脑中跳出这两个字。我就这样枕着西拉沐伦河,摇曳、晃动、眩晕……我的身体蜷缩起来,躲藏在一个透明的水箱里,像是回到了母亲的子宫,羊水丰盈而温暖。于是,半个世纪前,曾经在母腹里的种种感受,都被一一记起并重新经历。那时初有人形,在黑暗中分分秒秒地膨胀,寻找生命的出口。就像在河心漂流,只等着那股暖流把你送去人世间…… 潺潺水声对我耳语: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 我抬起头,头发在滴水,不知是雨是泪。青青的河岸上,有一匹剽悍的白马在低头饮水, 忽而扬起脖颈,嘶声辽远;岸边的灌木丛,苍老的根部一大半浸在水里,依然牢牢地抓着河岸的泥土;一大丛紫色的雏菊开得明艳,细小的种子落在水里,也将会去漂流。远处的山峰逶迤,山顶上悬着一团浓云,莲花般地展开几片花瓣,山尖上一棵枝叶清晰的小树,深色的树影,恰好镶嵌在云朵里,似莲花的花蕊,吉祥而超脱…… 我藏匿于水中,融化在西拉沐伦河的怀里。 真想这样无休无止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漂流下去,直到天荒地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本文有删节) 1、在整个的漂流过程中,作者的情绪感受有何变化?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到情绪感受的变化?(4分) 2. 画线句子“目光疑惑地透入水下,似乎隐隐看见了有关命运的昭示,或是另一种解读”中的“命运的昭示”“另一种解读”指的是什么?(4分) 3 画线句子“漂流是流,漂泊是泊;不是漂泊,而是漂流”、“在漂流的途中,每一滴水都是起点;在漂流的路上,每一寸堤岸都可到达终点”的深层含义分别是什么?(4分) (1) (2分) (2) (2分) 4. 从下列四项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15分) (1)鉴赏本文的主题思想; (2)鉴赏本文的构思技巧; (3)鉴赏本文的表达技巧; (4)鉴赏本文的语言特色。 |
答案
1、第一问:刚开始时是迷惘、恐惧、孤独,(1分)水势忽猛时是心惊胆战、无奈和绝望,(1分)最后无论是面对激流险滩还是平缓的河道,她都表现出一种坦然、从容和超脱。(1分) 第二问:这样写是为了通过漂流的情绪感受的变化来写出自己在生活、人生和命运中的心态的变化,借此抒发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从而深化文章的中心。(1分) 2、人生、生活就像漂流,当水流具有足够的运力时,顺其自然是最好的选择,(1分)水下(命运)潜藏着我们无法透视的规律,(1分)我们只能循着波浪和水流的方向,(1分)借力前行。(1分) 3、(1)漂泊是被动的随波浮动或停泊,是消极的承受,(1分)而漂流是指顺应水力寻找生命的出口,借力前行,是积极的进取。(1分) (2)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阶段都是你的起点,(1分)每一种外力都可以助你到达成功的终点。(1分) |
解析
无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论偏见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怨,伽达默尔明确指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现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样。” 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五段谈到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请简要概括该作用。(6分) 答: 2.第六段为什么援引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3.结合全文意思,说说为什么“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6分) 答: 4.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合理的偏见”与“盲目的偏见”两大类,对此你如何评价?(6分) 答: |
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 刘心武 从1950年到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1959年,我被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深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进门就发出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不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子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地生活。父亲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呆呆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是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为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醒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1)文章的结尾一段“母亲将我放飞以后……”其中“放飞”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文中共写了几次“放飞”,请作简明概括。(5分) 2.作者认为母亲“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贵的宝藏来”,请结合全文,谈谈母亲给予了“我”哪些人生启示。(5分) 3.(1)“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2)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却给孩子订“几十种报刊”,你能从中悟出母亲的“育子”之道吗?(4分) 答:(1) (2) 4.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4分)()A.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家刘心武主要通过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种种关心和照顾,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舐犊深情。 | B.文中的母亲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独到之处,她不是把孩子紧紧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是将孩子“放飞”,只有敢于“放飞”,孩子将来才会真正有出息。 | C.对于母亲给予的爱,作者并不是当时就理解的,而是在经历过种种的人生体验之后,才能领悟到这种高层次的母爱。 | D.作者写自己被母亲“放飞”后的种种痛苦感受,描绘了自己心灵成长的艰辛,目的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母爱,就是能为子女作长远打算的爱。 | E.本文文字朴实无华,虽然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却能使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母子之间那种浓郁的深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金黄的衰草 北风 (1)这一片土地,是草铺成的。芳草萋萋,要让多少人为它歌颂。然而,到青草衰败时候,那一地的金黄,我们又都是如何感想和如何对它动情的? (2)草芥与我们最为亲密的,要算稻麦菽稷之类。那一地的水稻,初时绿油油长。风吹来,一地里的墨绿滚动起来了,互相推着连绵地向前去。收获时,水稻便不一样了,眼看着一点一点地泛出了黄澄澄的颜色。起先是稻穗儿隐隐地黄起来,到穗子都立不住身,谦恭得弯成金色的钩子时,这稻秸秆也黄透了。碧波换了金涛,原来成熟就是对于青葱的脱离。成熟了,自然也就金黄了,恰恰金黄又是衰萎的象征。这样的衰草,因为有了金黄的颜色和金黄的丰获,自会灿烂无比了。到收成的场地去看,一边是金黄的谷子,一边是金黄的草秸,这样的情景无处不见。金色的麦子的香掩也掩不住,麦秸秆灿黄的色彩同样自己要扑腾起来。农人的连枷正在扑打着麦秸秆,这麦秸秆编织成的金戒指就已经闪闪地戴在打枷女人的手指上了。 (3)芦苇是乡下沟河边一枝别样的水草,再普通不过了。农人称呼它,先是叫“芦青”,听得山有一份怜爱。春头上,一茎芦芽刚从河边爆出来,被哪一个娃子踏断了,农人会追赶着像非要打断了人的脚跟似的。青青芦苇,给乡野添了诗情,芦叶可以折成小舟,做成哨片,或者包粽子。然而许多用处,是在“芦青”被人们直白地改口叫作“芦柴”以后。萧瑟的冬天,芦苇除头上晃着白色的花朵以外,一身变成为金黄色,自身也全干枯了。风过,互相撞着、蹭着,“簌簌簌”地脆响不绝。那时候,芦花絮絮扬扬,绵软得自己要轻飘飘,摘了赶紧做芦花蒲鞋去。砍下芦苇秆,纵里竖里地编织成芦笆、芦门、芦顶,搭得成一间安全的居室。芦蔑制品,畚箕、筐子、芦扉,便是收获金黄谷子的工具。几捆芦头藏起来,来年搭成菜棚子,日常草芥又攀缘着要郁郁葱葱了。就是成一把火,灶肚里“哔剥”响,火苗“嗤嗤”地直掠锅的底。芦苇从青里走出来,枯黄着,却也金黄着,受用正在终了的衰落之中,而一茬芦苇的终了,却也正好开始了一茬芦苇的新生。听那北风里摇响的一沟沿芦苇,人心因此也闪亮辉煌起来了! (4)有时看那些日常说的真正小草,在田野上匍着,伏着,仰着,也是要生激动的。风里雨里,日里夜里,小草依靠着也掩护着泥土地,以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绿着。小草枯着的时候,大地铺金黄色了。阳光下,都要耀眼,还会起暖意。手碰上草去,觉得软熟、温和。一屁股坐下,恰好垫着你了。躺下也无妨,轻软细柔,直看苍穹。想不到的是,一个冬天,干枯的草秸不离开地面,也不腐败,仍然如绿草时候,覆着盖着泥土。到春天,雨水勤了,草根上添了新的生命,或者草籽发芽了,衰草才渐渐烂去。原来,衰败只是一种表象,甚至是一种精心精意的掩饰。金黄色底下,护着草根和草籽,护着长草的泥土,有绿色的孕育和衍生,欣欣向荣着呢。 (5)葱绿和金黄,或许就是大地乃至生命的两种主要色块,那也是一种周全。我们在这片地上走着的时候,我们在歌颂绿色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同时歌唱那一片金黄色。面对铺天盖地的衰草,我们都可以停下脚步,然后站立定了,向它们致以敬礼。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会觉得日常里大家拿了小草比喻大众和比喻咱们自身,是再恰当不过了。 1.人们历来歌颂充满生气的萋萋芳草,作者却偏歌颂衰败的青草,试分析其原因。(4分) 2.文中描写了哪几种衰草,写出了它们的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6分) 3.试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6分) ①听那北风里摇响的一沟沿芦苇,人心因此也都闪亮辉煌起来了。 ②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会觉得,日常里大家拿了小草比喻大众和比喻咱们自身,是再恰当不过了。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借对衰草的歌颂,宣扬了一种为他人的幸福能够贡献自己一切的精神。 | B.在作者的笔下,水稻、芦苇和小草都充满了灵性,水稻懂得谦恭,芦苇善解人意,小草知道掩饰,这些拟人化的描写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 C.农人的生活虽然十分贫乏,但他们对生活要求并不过分,能有一个麦秸秆编织成的金戒指就已经十分满足了,因为这是衰草带给他们的财富。 | D.与描写水稻的牺牲自我不同,作者在描写芦苇和小草时,更表现了他们在牺牲自己的同时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预示着来年的蓬勃生机。 | E.作者将衰草的金黄与青草的萋萋对照着写,认为我们应该更赞扬衰草牺牲自己的精神。住衰草面前,青草不值一提。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 ①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由于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并不那么一致是十分自然的。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保护文物,宇航员遥观地球所能辨识的人工构筑物的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产生了另一番意义。 ②对于长城成为民族共识的象征作出根本相反的解释无疑应该十分审慎。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刻薄饶舌者不过是中华文明之树的蛀虫。 ③长城与封闭保守并没有必然联系。事实上,长城既可以是“限隔华夷”、自我封闭的壁垒,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不在“物为”而在“人为”。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并没有保守、退缩,他“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反而深陷闭锁的泥潭。古代高明的政治家,不以长城自缚,他们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融合在一起,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开拓了新路。他们也通过这播撒封建文明的文化带,有效地促进了民族融合、边疆开发。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古罗马的治国法典,波斯国的经营之道和什色物产,北非与欧罗巴的算学、文学,都在这条路上作过并不折本的旅行,金发碧眼的商贾、哲人经这条路回国时常怀着收获的喜悦。这条往来者络绎不绝的国际通衢盛期数百年,洒过张骞们多少汗水,输出过炎黄子孙多少文明智慧!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长城怎么能说是“限制文明空间的环”呢? ④两千多年来,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的积极效应构成中华民族心理认同的客观依据,而这种底蕴、内涵又与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所激发的豪情壮志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最终积淀、熔铸成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第④段中作者说“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列不能表明“积极效应”的一项是 A.首筑长城的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登上了开放革新的大舞台。 B.古代高明的政治家运用这条军事防卫线和经济、文化聚汇线,调控了中原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 C.长城并不必然导致封闭保守,也可以作为向外开拓进击的桥头堡。 D.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傍长城而西延,促进了东西方商业的流通和文化的交流,这一切都离不开长城的护卫。 2.第②段中说“那种把长城简单类比为‘……四合院’,称为‘……纪念碑’的观点,于古于今都是荒谬的”,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长城比作“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比作“巨大的悲剧纪念碑”,都是就长城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而言的。 B.有人把长城类比为“空间上扩大的四合院”,是认为长城在历史上起到了自我封闭、保守自缚的作用。 C.有人把长城称为“巨大的悲剧纪念碑”,是认为长城具有一种悲剧美,能够激发中华民族的危机感。 D.这句话表明作者对“长城的象征意义与历史作用是消极的”这种观点是持否定态度的。 3.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心目中的长城所象征的底蕴之所以并不一致,是由于人们视角和价值取向的差异。 B.长城对中华民族的“另一番意义”是指长城在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C.作者说“中国不再需要孟姜女”,表明了他对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故事持否定态度。 D.长城雄伟博大的景观能激发人们的豪情壮志,这种豪情壮志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4.根据原文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就自身价值来说,原是“有备则制人,无备则制于人”的战略防御设施。为了“有备”,今天依然需要维护和修复长城。 B.标榜“众志成城”、斥长城为废垒墟墙的清政府深陷闭锁的泥潭,正是由于清政府没有认识到长城的积极意义。 C.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顺应了中华民族对长城积极效应的认同心理。 D.由于长城的护卫,古丝绸之路沿线出现了繁荣的商贸交流的景象,由此兴起了许多颇具规模的文明古城。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阳关雪(节选) 余秋雨 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 树愈来愈多,开始有房舍出现。这是对的,重要关隘所在,屯扎兵马之地,不能没有这一些。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碑,上刻“阳关古址”四字。 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步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鼻子一定是立即冻红了的。呵一口热气到手掌,捂住双耳用力蹦跳几下,才定下心来睁眼。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 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 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阳关的风雪,竟越来越凄迷。 王维诗画皆称一绝,莱辛等西方哲人反复论述过的诗与画的界线,在他是可以随脚出入的。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层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这里,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不需要对美有太深的寄托。 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与逐臣。 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既然一个民族都不忍听闻,它们也就消失在朔风之中。 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1.结合三、四段回答:为什么说“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五自然段的相关信息概括出唐人风范的特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自然段中“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不需要艺术闹出太大的局面”“历史老人凛然肃然,扭过头去,颤巍巍地重又迈向三皇五帝的宗谱”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下文中与之相照应的内容有哪些?(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下列文章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4分)A.文章第五自然段充分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把中国文化现象与西方文化现象进行全方位对比,从而突出中国文化现象自身缺乏持久魅力的特点。 | B.综观全文,文章在对阳关的真实的描写中融进了对历史的评论与慨叹,显现了对文化现象理性的思考。 | C.作者在写作中充分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语言含蓄,耐人寻味。 | D.文章由阳关的自然环境入笔,很自然联系到王维的诗歌,进而引出中外文化现象,文笔浪畅,从容自如。 | E.“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是因为它已失去战争中重要的地位而被人们遗忘。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