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日报》曾报道,近几年农村的一些陈风陋习在逐年增加着农民的负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送礼风”;二是“大操大办风”;三是“赌

据《经济日报》曾报道,近几年农村的一些陈风陋习在逐年增加着农民的负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送礼风”;二是“大操大办风”;三是“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经济日报》曾报道,近几年农村的一些陈风陋习在逐年增加着农民的负担,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送礼风”;二是“大操大办风”;三是“赌博风”;四是“封建迷信风”。据此回答
小题1:针对农村存在的“赌博风”和“封建迷信风”,广大农民应{  }
A.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B.适度消费,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
C.协调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关系
D.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小题2: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应该{  }
A.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物质投入
B.完善和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C.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赌博风,封建迷信风,这些消费行为都是落后的生活习惯,需要提高消费的科学性,这不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所能去除的,A不选;跟适度消费没有关系,B不选;赌博、迷信,不是重物质轻精神,C不选,正确答案是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于正确消费观的四个方面的记忆和理解,考生只要熟记并理解了消费观的四个方面,根据材料,就可以找到对应的选项了。
小题1:试题分析:材料已经说得很清楚,近几年农村的一些“陈风陋习”在逐年增加着农民的负担,这“陈风陋习”四字启示我们,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去除陈风陋习,分析四个选项,发现ABD都和去除陈风陋习没有直接关系,而C十分符合要求,正确答案就是C。
点评:四个选项都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那么选哪个呢?依据就是材料。这提示我们做材料型选择题,一定要仔细分析材料,以材料为依据来选出合适的选项。
举一反三
某市五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改善情况
指标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5.5
34.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4.7
44.2
43.5
注;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50℅—59℅之间是温饱,40℅—49℅之间认为是小康,20℅—39℅就认为是富裕,20℅以下为极度富裕。
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一(9)班召开了“聚焦中学生消费现象”的主题班会,在探讨对消费的认识时,甲、乙、丙同学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甲同学:某手机广告云“我自己的手机我喜欢就行了,管它是否时尚主流,管它有没有摄像头去玩偷拍,管它4096色还是6万5千色,它有个性,够反叛,我就要它!”
乙同学:“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
丙同学: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小题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根据班会的讨论,请你归纳,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见解分别受到哪种消费心理的影响?(3分)
小题2:你认为中学生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哪些原则?(4分)
小题3:(3)针对班级的日常消费状况,拟定一个研究性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当了“房奴”、“卡奴”后,2011年的蔬菜涨价又让一部分家庭主妇无奈地多了一个称号“菜奴”。“菜奴”主要反映了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B.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D.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直播“神舟”七号升空的场景,广告效应惊人。能入选航空航天产品,在国内业界就代表最高品质,与航天结缘,对于企业品牌及形象提升都将事半功倍。新老品牌之所以抢搭“航天车”,是因为在市场交易中  
A.广告宣传能够提高促销商品的价值量  
B.广告宣传能提高消费者的消费知识,促进科学消费  
C.消费者能通过广告宣传获取对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  
D.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 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 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5%,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小王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学生的上述消费行为受到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3分)
(2)作为中学生,小王决定写一封倡议书,倡议新时期的中学生应该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请你帮助他列出倡议的要点?(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