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纵观整个《报告》,不论是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还是从“教育公平”、“建成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纵观整个《报告》,不论是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还是从“教育公平”、“建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幸福感”也成为最热词语之一,纵观整个《报告》,不论是从“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还是从“教育公平”、“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民生话题,都不难让人感受其中所折射出对“幸福感”的追求。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国家必须  
①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②控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③增加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  ④降低物价水平,关注民生热点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国家必须提高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增加社会财富,增进民生福祉,①③符合题意;②项控制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会使得国家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减少,不利于提升居民幸福感,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故②不入选;④项降低物价水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表述为防止物价过快上涨,故④不入选。本题正确答案为A。
举一反三
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为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可以采用的经济措施有 
①减少税收  ②提高存贷款利率 ③减少财政支出 ④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
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邯郸市财政支出的七成,用于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提高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和报销水平、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等17个方面、95件民生实事。材料突出体现了财政
A.促进资源优化合理配置
B.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促进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D.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占GDP比重情况表
年份
GDP
财政收入
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2002
10.2万亿元
2.3万亿元
56%
2007
24.6万亿元
5.1万亿元
50%
2012
51.9万亿元
11.7万亿元
43%
注: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大约在65%~70%之间。
材料二  2013年广东GDP增长8.5%,成为中国首个超6万亿元的省份,全省各级财政收入16964.4亿元,列全国第一。粤东西北12市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处于粤东西北“贫困圈”包围之中的珠三角是全球制造业重镇,尽管富庶,在经历数十年高速发展后,已面临资源、产业结构等“天花板”问题,发展后继乏力。
材料三 近年来,G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人大工作方面勇于创新,亮点纷呈。如,推行法规草案提请表决前评估制度,委托第三方起草法规制度,突破了以往由立法机关和政府机关起草法规的既定模式,建立起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法规起草工作新机制;提前介入底线民生财政预算编制,在重大民生领域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建立人大代表在线交流平台系统,方便基层省人大代表远程参与人大工作,获取代表履职的有关文字图像信息资源;开展人大代表能力培训等。
(1)用“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广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应怎样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8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知识,谈谈G省人大是如何实现人民主体地位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60.3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省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及孤残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这主要体现了财政促进
A.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B.资源合理配置
C.国民经济平稳运行D.国家长治久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