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16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6分)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目前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材料一:2009—2013年前三季度中国炼钢行业主要盈利指标统计图

注:2013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达28.75%,企业亏损额达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2013年全国共建成投产高炉49座,设计总产能6920万吨。为了治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工业和信息部发布了《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要求钢铁企业要将产品升级放在首位,推动产业转型;要通过兼并***,淘汰落后产能。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4分)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措施。(6分)
材料二: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我国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2013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要达到4.5万亿元。
(2)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原因(6分)
答案

(1)经济信息:2009年至2013年9月,我国炼钢行业总体利润呈下降趋势,个别企业亏损严重;(2分)炼钢行业存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政府采取了必要的调控措施。(2分)
解决措施: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促使企业兼并***,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资源配置;(2分)③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职能,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2分)
(2)①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2分)②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职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职责;(2分)③政府具有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技术进步,优化生态环境,防止污染,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图表型材料题一般由题目、图表、备注(注释)三步分组成。从设问的角度来看,一般是通过比较来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差距等问题,进而阐明一些原理、观点或规律,有些试题还要求考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②强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突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运用能力的考查,即对学科思想方法领悟和掌握程度的考查。设问是回答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措施,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职能等知识点来展开。
(2)“为什么型”主观题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本题从政治生活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我们需要展开知识点,从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去说明。
举一反三
近年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发生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雾霾天气再次敲响了环境治理的警钟。下列关于政府的相应措施中,表述正确的是
A.运用法律手段——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B.运用财政政策——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转变消费观念——坚持带来低碳消费,绿色出行,保护环境
D.运用经济手段——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共32分)近年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让资源的配置与价格的涨跌和供求的变化联系起来,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的价格。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2分)
材料二:钢铁冶炼是某省的支柱产业,但钢铁又是污染大户,其污染造成的雾霾天气给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解决这一问题,压缩淘汰产能6000万吨,依法关停污染特别严重又整改无效的企业100多个,这将涉及就业人员数百万人,影响GDP上千亿,但当地政府仍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结构转型,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等各种方式解决再就业问题,真正实现让人民满意的效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当地政府的行为。(8分)
材料三  2013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 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通过化解产能过剩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请运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材料三进行简要分析。(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3分)
全面深化改革,应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新注册登记企业户数增长率和注册资本增长率图

(1)描述图中反映的我国新注册登记企业户数和注册资本的变化。(3分)
材料二 有专家提出,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增加政策透明度,便利市场主体投资经营。
   负面清单管理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相关规定举例
   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禁止投资、限制投资,列明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让企业和个人等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
   对新闻、博彩等涉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行业做出禁止或限制性规定。对未列入负面清单的金融、运输、医疗服务等行业则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简化审批程序,最快4天企业可以拿到营业执照。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负面清单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12分)
材料三  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中,一直存在着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争论。
(3)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任选一位主张经济自由主义或国家干预主义的代表人物,概述其观点和主张,并说明观点和主张对我国发展经济的启示。(6分)
材料四 某省会城市的一位政协委员编制了两份流程图,内容略如下表。
投资办证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
公民个人办证行政审批(人在证途)
   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l00个审批环节,总共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如要全部走完,审批工作日累计达到2020天。按最短线路,也需799个审批工作日。
   中国人一生需要办的证件和证明,常见的有103个。涉及身份、学历、工作、家庭婚姻、财产保险、生活证明六类,途经18个部委局办,39个处室、中心、支队、所审批,盖l00多个章,并需要缴费。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改进行政审批权的行使?(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绘制了“三位一体改革思路、八个重点改革领域、三个关联性改革组合”的中国新一轮改革路线图。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材料二  《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化改革必然带来固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要深刻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
材料三  《决定》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目标,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国家先后出台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必须牢记改革使命,努力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教育部门必须谨记自身职责,把改革政策部署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教育公平早日实现。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12分)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材料中深化改革的价值选择的正确性。(8分)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谈谈对我国大力推进教育公平的认识。(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某班以“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甲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云南旅游产业的最大优势是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他们找到2013年相关数据并绘制出以下图表:

(1)概括图中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据此,甲组同学认为应该大力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在这一问题上,他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A:当前,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不可逆转。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从市场中寻求出路,将资源推入市场,实现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
观点B:文化遗产作为公益性很强的资源,开发的主体应该是政府。政府应该出台并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科学规划、审慎管理。
(2)请从以上两种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9分)
乙组同学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他们以哈尼梯田为例开展探究,在探究中发现:
哈尼梯田作为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具有丰富的价值。它是哈尼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凝聚着哈尼族关于人居环境选择、生态保护、社会结构等方面独特的经验。它是哈尼族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为哈尼族生存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它是红河南岸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和睦相处的见证。
(3)结合乙组探究内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8分)
丙组同学通过探究达成以下共识:
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既不能片面追求“发展”,也不能过分强调保护。要根据各地发展条件,量力而行,区别对待,尤其是那些适合市场的文化遗产更应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可。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开发和保护的各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
(4)请你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谈谈对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认识。(9分)
丁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当前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以下问题:
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文化保护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明确;部分文物部门保护不力甚至存在监守自盗;文保单位的资金预算不足,从业人员数量少,专业人员比重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联合国组织的标准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国际组织及相关国家的合作亟待加强;部分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存在随意刻画、破坏古迹原貌等行为。
针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三条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