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材料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10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9分)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决定了我们要立足实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4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提出和设计思路能够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4分)
(注:若考生用“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主观与客观、具体与历史的统一”等观点可酌情给分)
(2)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原始村貌的保留,有利于增强本地区的凝聚力。(3分)②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原始村貌的保留,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分)③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始村貌的保留,有利于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发展的促进作用。(3分)④文化具有多样性。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保留原始村貌,有利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相互借鉴、吸收、融合,从而实现共同发展。(2分)(注:若考生用其它观点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①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了解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的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能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3分)②政府的权力要依法行使。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合法性,使城镇化建设真正改善居民生活,经得起人民、历史和实践的检验。(3分)③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和法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政府滥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3分)(注:考生如从“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保障人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用制度管权,健全质询、问责等制度”等相关内容作答,都可酌情给分,但最高分不得超过9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哲学依据。考生在分析说明时,要注意设问中的“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限定。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另一方面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这里使用的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然后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具体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考生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本题属于原因类或体现类的解答题;二是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原始村落的保护有利于文化的多样性;其次可以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再次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征的角度分析说明其作用即可。
(3)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考生分析时,首先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本题的设问指向是如何做类的解答题;二是知识限定是政府权力的行使的有关知识。考生分析说明时,可以依法行政、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举一反三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这两句古语启示政府要(    )
①审慎行使权力,坚持民主决策    ②密切联系群众,广泛集中民智
③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    ④加大公共服务,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公民学会向政府机关求助或投诉,有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国家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法律途径是(    )
A.开设热线电话B.设立信访部门
C.依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D.发展电子政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示意图。在行政体系内部的监督中,方框处应填入的是(    )
A.人民政协的监督B.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C.上级政府的监督D.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三公经费”减少35%,31个省份本级公务接待费减少26%。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受到惩处。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幅度削减“三公”经费,将(    )
①导致政府机关人才流失                 ②有利于保持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③减少消费性需求,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④力促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重是要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一是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居民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二是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三是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就今后如何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提出建议。(1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