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出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出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
国古今工艺的总汇”。出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成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焚毁,以致
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A.文化无处不在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小题2: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
被焚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  )
A.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B.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C.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D.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解析

小题1: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A、D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的说法是错误的。
小题2: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的作用。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乾嘉年间则被焚毁,以
致湮没失传近300年这说明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A、B、C的说法与材
料没有关系。
举一反三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
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
A.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B.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激烈
C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                 
D.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7月,因媒体宣传为纯猪骨熬制的汤底是用浓缩液勾兑而成,拥有585家
分店的快餐连锁“巨无霸”企业“味千拉面”深陷“骨汤门”,其股票市值缩水30%。这体
现了
A.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电影结合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元素,使不
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由此可见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文化包括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部分
C.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的一个无
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睛雨表”和“风向标”
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
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并非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B.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存在
C.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D.文化是人与生俱来的、特有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