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我国资源利用情况: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27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我国资源利用情况: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27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来源:
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位表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材料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4月27日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我们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加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履行政府向人民的庄严承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什么经济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企业应该怎样降低能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材料一反映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世界排位相对滞后;我国资源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低,单位GDP能源消耗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要降低能耗必须:①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②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③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资源的高效、合理和循环利用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相协调。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决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③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举一反三
2010秋季开学以来,关于各地高中语文教材“大换血”的讨论甚是热闹,因其中涉及的鲁迅作品较多,被称为“鲁迅大撤退”。对于鲁迅的“撤退”,外界观点可谓针锋相对。支持者认为新时期作家的作品更具当下价值,反对者则担心青少年在上语文课时缺失人文理想。这种争论反映了[     ]
①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
②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客体的反映必然会有所不同
③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意识具有主观选择性
④不同认识的对立源于立场的根本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广州亚运的会徽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把跑道、五羊、“海上丝路,广州是起点”等代表着广州22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明积淀的元素结合起来,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在灵动、飘逸中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既体现了广州历史名城的城市象征,也表达了广州人民的美好愿望,还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和现代感。会徽的设计说明[     ]

①设计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创新设计必须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
③会徽设计是一个感性形象,它是感性认识的产物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三钱”(钱三强、钱伟长和钱学森)不仅是一段辉煌的记忆,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在他们不计个人得失,甘予奉献的平和中,我们涤净浮躁,调整人生奋斗的目标;在他们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态度中,我们收敛起轻漫;在他们永不停歇的创新中,我们无法倦怠,重新迈开向前的步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三钱”的实践活动是我们精神财富的源泉
②“三钱”的精神可以构成我们行动的动机
③人们的精神贡献优于物质贡献
④调动人的精神力量,能有力的推动人自身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材料二: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生活,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二,请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如:要坚持废物利用,减少用纸,循环利用教科书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创造条件促进或防止转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06年初,根据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共中央、国务院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上述材料农明[     ]
A、物质和意识同时产生,不可分割
B、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C、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D、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