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材料二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材料二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材料二 “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仅使不到10亿人口的发达国家实现了现代化,但资源和生态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再也不能延续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让中国这块美丽古老的土地,成为炎黄子孙世代繁衍生息的绿洲和乐园!”       —— 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8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国家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理由。(8分)
材料三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国的科技事业就开始奠基,并和共和国一起发展、腾飞。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3)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党和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12分)
答案
(1)问题:我国与创新型国家相比,科技研发投入较少,对外技术依存度过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分)
措施:增加财政支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外技术依存度,同时加强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2分)
(2)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世界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使资源和生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要求我们必须依靠科技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4分)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视科技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科技支撑。(3分)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重视科技发展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3分)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科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3分)重视科技发展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3分)
评分说明:考生如从其它角度回答,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2010年3月26日,安徽省合肥和马鞍山两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成员,引起了某校高二(1)班探究学习小组的兴趣,他们以“融入长三角,实现新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通过上网搜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安徽省合肥、马鞍山两市成为协调会新成员,标志着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为安徽重点城市把握世博机遇、实现与长三角城市群“共频共振”提供了重要平台。合肥和马鞍山作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正式成员,应该加倍珍惜当前的大好机遇,主动融入、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不断提升安徽与长三角的整体合作发展水平。
材料二 有专家指出:安徽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交通十分便利,腹地市场广阔,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同长三角梯度差异明显,互补性较强,是长三角产业转移最为有利的承接地,使得安徽容易实现与长三角的无缝接轨。但相对于长三角,安徽发展较为滞后,在参与分工合作所必需的快捷便利的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运作高效的管理协调机制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等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省参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意义。(8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专家的观点进行分析。(8分)
材料三 安徽融入长三角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下表中列举的是近年来我省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
文化生活道理
作为地方特色剧种的安徽花鼓灯舞——《鼓乡情韵》应邀在央视2010年农民春节晚会作压轴演出。
示例:各地区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通过展示实现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安徽省提出: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成为全省支柱产业。
 

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在铜陵举办,期间进行了民歌展演、民俗表演、民间绝活展示等活动。
 

为深入学习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弘扬他的崇高精神,中共安徽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沈浩同志学习。
 


(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将表中列举的文化现象所体现的道理填写在答卷的相应处。(1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秋季开学后,某校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高三某班同学积极响应,组织了一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甲同学说说:“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我认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出谋划策。(6分)
乙同学指出,加强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乙同学观点的正确性。(7分)
丙同学指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要发挥教育的力量。比如,这次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
(3)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为什么要发挥教育的力量。(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近6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材料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指出我国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阅读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8分)
(2)结合材料二,请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提出几点建议。(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有人认为,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战争中崛起的,没有一个国家的崛起不是用战争树立起自己的规范和道德观念的。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20世纪的强国霸主,并不是因为它的民主和自由,而是以它的工业制造能力领导了一场代表世界大多数人利益的战争并且取得胜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本国利益的国际体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的建立。
材料二:胡锦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年的讲话中说,“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再立新功”、“坚定不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胡锦涛讲话中八次提到“和平”意义深远。
(1)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要而且能够走和平发展道路。(6分)
⑵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联系实际,请你谈谈我国应该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三月春光好,承诺暖人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 “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句话,铿锵有力,耐人回味。
某中学高三(1)班师生利用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尊严”问题。
在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活跃,畅所欲言:
甲:尊严首先是和经济密切联系,有了钱才有尊严,没有钱就没有尊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可见,经济对维护人民尊严作用很大。
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认为,个人有无尊严无所谓,国家法律有了尊严,个人也就有了尊严。
丙: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认为,尊严是人的“精神之盐”,为人处世的底线,还是一种人格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不重视教育,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会有尊严可言。
丁: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让自己活得有尊严?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邻居郑雪梅的父亲不慎从二楼摔下,落下残疾,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不辞而别,年幼的妹妹尚不懂事。16岁的郑雪梅揣着暑假打工赚来的2000元钱和亲戚东拼西凑的3000元踏进了大学。不久,她便在同学不解的目光中送起外卖,又找到一份家教,还推销过文具和电话卡。面对生活的苦难,郑雪梅从不气馁。她说:“至少,我是在养活自己,我并不依靠谁,我活得比谁都有尊严。”
假如你也在活动中,请你继续发言:
(1)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发言。
(2)介绍上述评析过程中你所采用的哲学思维方法。
(3)结合丙、丁发言,分别从《文化生活》、价值观角度,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各提出两条建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