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包括的范围如图所示)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包括的范围如图所示)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一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包括的范围如图所示)已初步形成,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矿产、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约占全国比例表

(1)从材料一看出,环渤海经济圈包括京、津、_____(填写简称)鲁、辽等五个省级行政区。
(2)通过材料二分析可知,_______缺乏成为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除自然因素外,主要是人口多,生活用水量大和______________大量用水等人为因素。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一、二可归纳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冀
(2)水资源;工农业生产;南水北调
(3)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科技发达等
举一反三
有位企业家希望在下列四地中选址建一个毛纺厂,应该选址在[     ]
A.湖南
B.重庆
C.内蒙古
D.广东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的工业基地__________。
(2)该地区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
(3)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________;河流C是_______;F是从北京开往城市A的重要铁路线_______线。
(4)与城市A相邻的省I为_______省;该省东部海域E_________海。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略图,回答1—2题。

1、图中代表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老工业基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为了解决④工业基地能源缺乏的问题,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北煤南运
B.发展核电
C.西电东送
D.珠江口建水电站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工业基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_______工业基地,乙是_______工业基地。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域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工业城市: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4)乙工业基地最大的钢铁企业是_______,请简要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5)与乙工业区不同,甲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6)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从整体上看呈现沿_______、沿_______、沿_______分布的特点。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读下列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全省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材料二:
近年来,排入渤海的工业污染物日益增多,据统计2006年高达48亿吨,污染导致渔业资源趋于衰竭,滨海湿地逐渐丧失,部分自然景区遭受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加强依法管理力度,保护江河水资源,减少工业的排污已是刻不容缓。
材料三:
环渤海部分地区示意图和部分省区工业废水排放量柱状图。


(1)A是________市,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赛场。
(2)读图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最多的是________省。请提出对渤海环境保护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资源短缺是制约该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__。
(4)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图中信息,从交通和资源两方面分析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人口104万,交通、通讯发达,地形全部为平原,且中南部地下水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寿光市率先试验成功了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短短几年时间,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影响寿光市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寿光市的农业发展主要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