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N

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N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小明同学整理的笔记中可以看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除去NaOH溶液中的Ca(OH)2杂质,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NaOH+HCl═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
D.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分别通入无色酚酞试液都变红色
答案
A、Ca(OH)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氢气难溶于水,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举一反三
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检验已经变质的方法有:
(1)往待检溶液滴加______(酸)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往待检溶液滴加______(碱)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______是一种廉价碱,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改良酸性土壤;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酸类物质,需加入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让其相互作用产生______气体,既可以防止馒头产生酸味,又可使蒸出的馒头松软可口;四川芦山地震后为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应急处理的方法中通常有下列过程:在浑浊的河水中加入净水剂,经静置沉淀后再______(填一种操作方法).可达到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目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
(2)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CO2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3)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
(1)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B.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分别滴加稀盐酸
D.分别加热原溶液至80℃
(2)同学们将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实验与探究】(1)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2)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_____现象(填“有”或“没有”),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3)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钠溶液中 含有H2O,Na+,OH-.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做了三个实验设计:
实验一: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Cl(pH=7)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三: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5%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3)实验三观察的现象是______,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拓展应用:向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是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