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 (7分)材料一: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地主阶级成功改革的先例,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请问北

【改革发展】 (7分)材料一: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地主阶级成功改革的先例,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请问北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改革发展】 (7分)
材料一:2014年被诸多媒体称为中国深化改革元年。
(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地主阶级成功改革的先例,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请问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意义?这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还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请举出史实各一例。(2分)
材料二:“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3)两位改革家在他们的改革中的核心措施分别是什么?(2分)
(4)学习了中外重大改革,你有哪些感悟?(1分)
答案
(1)促进了民族融合;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各1分)
(2)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1861年改革(各1分)
(3)罗斯福: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 ***:改革开放(各1分)
(4)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没有固定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政策,走适合自己的道路(符合主要意思即可得分)(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由此二者的共同点为都促进了封建化进程、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依据所学知识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亚洲唯一通过改革摆脱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机的国家),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3)依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理论的核心是改革开放,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依据以上国家成功的经验加以回答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改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改革没有固定模式,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政策,走适合自己的道路
举一反三
善于用人、勇于改革是一个国家得以强盛的关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决心继承秦献公的改革……他发出求贤令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就是这则求贤令,将商鞅从魏国招到秦国,从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变法运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害商鞅的秦惠文王和他的后继者,顺应时代的潮流,仍然忠实地贯彻执行商鞅所制定的各项基本政策。
——大象出版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概括这次变法的历史作用。(6分)
材料二 冯太后听从大臣的建议,革除部落旧俗,仿照汉制进行政治、经济改革。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他义无反顾地将都城由平城迁往洛阳。接着就推出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全面改革举措。孝文帝及其祖母冯太后成功地承当起了促进“胡汉融合”的任务,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
——华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中的关键举措及改革的历史作用。(4分)
(3)据材料一、二,分析两次改革得以成功的根本原因。 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是古人管理维修都江堰的经验总结。其中“低作堰”是指哪里的堰顶不可修得太高,以免对泄洪造成影响?
A.分水鱼嘴B.飞沙堰
C.宝瓶口D.离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思想解放是社会改革开放的先导,先进的思想推动社会进步,落后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提前括号内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并加以改正。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这一治国主张代表了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的观点。
【 】改正:
(2)***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共七大上成为党的思想。
【 】改正:
(3)著有《农政全书》,提出农业是立国之本主张的人是贾思勰。
【 】改正:
(4)“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是足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 】改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7分)
探究一:制度篇
(1)商鞅变法开一代先河,请写出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措施。(1分)
探究二:人物篇

(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富有创新意识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帝王的图像。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填字母,1分)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探究三:交往篇
(3)丝绸之路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请简述丝绸之路的作用。(1分)
探究四: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以上图片中哪一项发明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1分)
(5)写出与下图内容有关的苏轼的代表作及《窦娥冤》的作者。(2分)

探究五:改革篇
(6)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在经济改革方面有何创新?(一例即可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
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8分)
【思想篇】
                  
图一 孟子         老子             墨子                图二 但丁  
⑴图一、图二分别让你能联想到哪些重大的思想运动?(2分)
【政治篇】
                      
图三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四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权力示意图
⑵根据图三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改革篇】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三  1883年,日本人在东京的鹿鸣馆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

⑶据材料一,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材料一、二,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何相同之处?(3分)
⑷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哪一改革措施?(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