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

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请回答:
(1)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谈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字面上看,蒋介石急于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他这样做,是否为了“国家大计”“以国家利益为重”?其真实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能改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既定方针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然阻止不了内战的爆发,毛泽东还应不应该赴重庆谈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应该去重庆谈判。
(2)不是的。国民党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3)不能。因为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反共反人民的本质不会改变。
(4)应该。国民党政府的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为维护其阶级利益,他们必然要反共反人民,坚持独裁内战,不可能改变既定方针。但经过八年抗日战争付出重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在日本投降以后,迫切要求重建和平的生活,坚决反对内战;强烈地盼望国共两党携起手来,用和平的方法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一贯代表广大人民的愿望,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揭露和孤立蒋介石,因此,毛泽东冒风险赴重庆谈判,在谈判桌上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了有力的较量,最终达成了有利于人民的“双十协定”,使我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意思对即可)
举一反三
下图的历史情景出现在  
[     ]
A、重庆谈判期间   
B、西安事变期间   
C、北平谈判期间    
D、步伐战争期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讨论停战问题
B.讨论成立联合政府
C.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D.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近切悬盼这至。”
请回答:
(1)材料中“倭寇”“陪都”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其真实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取得了哪些成果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把重庆谈判称之为“鸿门宴”。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去还是不去呢?对此芳芳和明明各自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芳芳说:“不去。因为毛泽东是共产党的高级领袖,不能轻易去冒险,有张学良前车之鉴,万万不可重蹈覆辙。历史上借谈判为名,扣押、杀害对方的事情很常见,因此,绝对不能去。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已定,即使去了也不能制止他。没有任何意义。”
明明却说:“去。用事实教育人民群众和争取中间势力;不放弃和平的一丝一毫希望;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因此去谈判,利大于弊。”
(1)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等人赴重庆谈判,体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我们提出。——毛泽东1945年的一次谈话
(1)毛泽东谈论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
                                                                        
(2) 结合材料简述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3) 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