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

(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用质量不同的A、B两个小球(mA>mB)碰撞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纸盒.实验中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是为了控制两球到达底端时      相同;实验中通过观察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大小,可以比较A、B两个小球的      的大小。
(2)将(甲)与(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将(甲)与(丙)两实验比较可知,小球动能的大小与小球的      有关.
(3)本次实验采用物理最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是      
答案
(1)速度;动能 (2)速度;质量 (3)控制变量法
解析

试题分析:①在该题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速度的大小;
②解答此题要知道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对于这类多因素问题应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③分别控制小球的质量和所处高度不变,这是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④球把纸盒推出的距离长,说明的动能大,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1)①在此实验中,小球的高度在这个题中代表了其速度的大小,让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两球到达水平面时能够具有相同的速度;
②本题采用了转换法,通过比较撞击纸盒距离的长短来判断小球的动能大小.
(2)①(甲)与(乙)两实验中两球的质量相同,高度不同,所以到达底端的速度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与速度大小的关系;
②(甲)与(丙)两实验中两球的高度相同,这样到达底端的速度相同,但它们的质量不同,所以可以探究动能与质量大小的关系;
(3)实验过程中分别控制质量和速度不变的研究问题方法是利用的控制变量法;
举一反三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轻盈地在月球上实现了“软着陆”,嫦娥三号接近月球表面过程可简化为三个阶段:距离月球表面15km时打开反推发动机减速,下降到距月球表面h=100m高处时悬停,寻找合适落月点;找到落月点后继续下降,距月球表面h=4m时速度再次减为0;此后,关闭所有发动机,使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表面.在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过程中,它的
A.动能减少,势能增大B.动能增大,势能减少
C.动能减少,势能减少D.动能增大,势能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利用如图所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 、mB,(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图装置(填“甲”、“乙”)。
(2)由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_______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_______。(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运动员(    )
A.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四幅图中,动能和势能之间没有发生转化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