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实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实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蜡烛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答案
b;c
解析

试题分析:(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透明性.
(2)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故选C.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因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所以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直接观察光屏.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物体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玻璃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用刻度尺时读数要准确,要把代替的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测量到镜面的距离.
举一反三
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面镜
B.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验钞机是应用了紫外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绵阳夜晚当涪江三桥上的灯光开亮时,涪江水上实景与江中“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三桥下涪江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12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    m;若涪江水再上涨0.5m,则该彩灯与其对应“倒影”相距    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l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    m,他到像的距离是   m.若将一块木板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请画图说明他能否通过平面镜看到自己的脚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_____蜡烛和D蜡烛,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该蜡烛也无法在桌面上与D蜡烛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