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变小/不变/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

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变小/不变/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小明发现:水滴可使平行光发生如图(1)(2)所示的变化,且水滴变凸,其焦距 (变小/不变/变大).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3)、(4)所示,这种放大功能类似于   (放大镜/投影仪),且水滴变凸,其放大功能   (变小/不变/变大).
列文虎克当年也有类似发现,他制作玻璃球以观察青蛙卵.用高温火焰加热玻璃棒的一端使其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玻璃是   (晶体/非晶体);用镊子将液态玻璃球取下并使其自然冷却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玻璃球;透过玻璃球观察直径为1.0mm的青蛙卵,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如图(7)所示,该青蛙卵像的直径为   cm,此时该玻璃球的放大倍数为   倍.

答案
变小;放大镜;变大;晶体;凝固;1.00;10。
解析
由图1、2可知,水滴变凸时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强,故其焦距变小;由图3、4可知,它们都能把字放大,故其功能类似于放大镜;对比观察水滴变凸的3、4可知,越凸其放大作用越大。
由图5的图像中知,玻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一直在上升,故它是非晶体;玻璃液体自然冷却时,会凝固成固体玻璃;青蛙卵像的直径为通过图7可读出,大小为1.00cm(或1.0cm或1cm);玻璃球放大倍数为=10倍。
举一反三
图(1)、(2)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⑴ 图(1)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⑵ 图(2)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需要          热量,总体积           
⑶ 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2)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和图线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态.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在研究冰熔化实验时,发现冰熔化时有快有慢,他们想知道影响冰熔化速度的因素,于是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环境温度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猜想2:冰的形状可能会影响冰熔化速度。
(1)请你列举生活中一个实例说明“猜想1”是合理的:______
(2)小丽同学对“猜想2”有自己的想法,为了验证“猜想2”,小丽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量出50mL蒸馏水3份,分别倒入容积都为50mL的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塑料模型盒中。
(b)倒入模型盒中时确保没有水溅出。
(c)把模型盒放到冰箱冷冻室里,冷冻足够长时间。
(d)用字母A、B、C分别给3个烧杯做标注。
(e)把模型盒从冰箱里拿出来,迅速将每个冰块放入对应的烧杯中。
(f)观察并记录三冰块熔化所用的时间。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已知实验中的三冰块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
①该实验方案步骤(a)、(b)的设计目的是:______
②小丽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冰块的形状会影响冰块熔化速度,在这三种形状的冰块中,熔化最慢的是: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列四幅图中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B.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C.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D.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该图象是物质      (选填“熔化”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