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小题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名著。(1分)“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小题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冬天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小题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名著。(1分)“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小题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冬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小题1:根据提示,写出对应的名著。(1分)
“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
小题2: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3分)
冬天过去了,窗外已春意盎然。他动完了最后一次手术,总算死里逃生,但已毫无血色。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待在医院里了……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自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①选文中的“他”指的是          (人名),“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          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伤病 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②小说中“他”身上哪种精神品质能激励我们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答案

小题1:《傅雷家书》
小题2:①保尔·柯察金 (保尔);从事写作(文学创作) ②钢铁般的意志(或顽强奋斗的品质)。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要求学生所读的名著中,以教育儿子为内容的即是《傅雷家书》。傅雷,翻译家,儿子傅聪出国留学期间,傅雷给儿子写了很多家信,对儿子无微不至地关怀和教导,即是《傅雷家书》的内容。
点评:本题有难度,题***提示不明显,学生难以判断。阅读名著是必要,阅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了解各种文化,丰富知识,还可以借鉴学习,提高写作水平。
小题2:
试题分析:括号中已经注明材料的来源,即可了解书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品质,回忆书中的内容,思考作答。
点评:本题不难,学生对《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比较熟悉。读点名著,对学生开拓视野,培养文化素养,提高写作水平,都非常有益。读名著不仅是了解一些常识,更要熟悉内容,汲取精神养料。
举一反三
古文阅读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即墨:古地名。下文中的 “阿”、“鄄”和“薛陵”都是古地名。②辟:开垦。③给(jǐ):富裕。 ④事:巴结。⑤万家:这里指一万户的俸禄。⑥馁(něi):饥饿。⑦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⑧饰诈:掩饰,欺诈。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之曰(         )            ⑵然吾使人视即墨(         )
⑶誉言日(        )        ⑷烹阿大夫及左右誉者(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小题3:根据语段,概括齐国能够“强于天下”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惠子梁        (         )    ②于是惠子(         )
③搜于中三日三夜(         )    ④非梧桐不(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其名为鹓鶵
A.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B.其间千二百里
C.竭其庐之入D.其真无马耶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于 是 鸱 得 腐 鼠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相而吓我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这篇文章给我们什么启迪?(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①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②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③食盐。食已口爽④,返为其患。
【注释】①更:改变。②缘:因为。③空:空口。④口爽:口味败坏。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家(愚人)B.更为盐(增加)
C.况多也(再)D.为其患(通“反”)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小题3:这则短文说明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8分)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小题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2分)
(1)媵人持沃灌   (         )    (2)邴原少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小题3:我们可以从甲文和乙文中分别学到什么?(2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
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太和殿。有老工师梁九者董(监督)匠作,年已七十矣。自前代及本朝初年,大内①兴造,梁皆董其事。一日,手制木殿一区,献于工部尚书所,以寸准尺,以尺准丈②,不逾数尺许,而四阿重室③,规模悉具,殆绝技也。明之季④,京师有工匠冯巧者,董造宫殿,老矣。九往执役门下数载,终不得其传;而服事左右,不懈益恭。一日,九独侍,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巧死,九遂隶籍冬官⑤代执营造之事。
(二)
王拯七岁时母亡,遂来依姊氏。姊适新寡,又丧其遗腹子,茕茕独处。屋后小园数丈余,嘉树荫之。树阴有二屋,姊携拯居焉。拯十岁后,就塾师学,朝出而暮归。比夜,则姊恒执女红⑥,篝一灯,使拯读其旁。持小几就园树下读。树根安两巨石:一姊氏捣衣以为砧,一使拯坐而读。日出,乃遣入塾。故拯幼时每朝入塾,所读书乃熟于他童。或夜读倦,稍逐于嬉游,姊必涕泣告以母氏劬劳⑦瘁死之状,且曰:“汝今弗勉学,母氏地下戚矣!”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注】①大内:皇宫。②以寸准尺,以尺准丈:以一比十的比例。③四阿重室:房屋的四角,二重的房屋。④季:末年。⑤隶籍冬官:所属编制到工部。⑥女红: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⑦劬劳:(qú láo)劳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一灯,使拯读其旁 (点燃)B.规模悉(具备)
C.比夜,则姊执女红 (常常)D.绝技也 (丧失)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4分)
A.梁皆董事以境过清
B.一姊氏捣衣为砧以是人多书假余
C.一使拯坐读鸣之不能通其义
D.所读书乃熟他童贤材人远矣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拯哀惧,泣告姊,后无复为此言。
②巧顾曰:“子可教矣!”于是尽传其奥。
小题4:梁九与王拯各有怎样的品性?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回答。(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