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三)以身居作(8分)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

文言文阅读(三)以身居作(8分)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文言文阅读
(三)以身居作(8分)
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邻家耆老察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偿之方去。
【注释】上林苑:汉武帝时所建宫苑名。 豕:猪。 执勤不解:做事勤奋不懈怠。 耆老:老年人。
小题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身居属予文以记之
B.以豕偿之男女衣着,如外人
C.主人先帝以驱驰
D.其豕手自笔录,计日以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句子: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译文:                                                                      
小题3:梁鸿赔偿“烧者”的方法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的梁鸿是一个                       的人。(3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梁鸿在上林苑中放牧猪群,曾经不慎遗留火种而致大火,殃及他人房屋。    22.
小题3:方法:以豕偿之(1分),以身居作(1分);勇于担责、做事勤勉、信守诺言(写出勇于担责即可)(1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做事/写;B都是全、都;C都是答应;D都是归还,所以选A。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注意关键词和古代句式的调整,这里应调整语序“牧豕于上林苑中”为“于上林苑中牧豕”,同时应注意“误”“延”重点词语的理解。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原文内容,了解梁鸿赔偿“烧者”的方式除了“以豕偿之”外,还“以身居作”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勇于担责、做事勤勉、信守诺言的人。
点评: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举一反三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17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⑤?”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东汉名将。②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③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④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⑤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
小题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4分)
(1)今亦死  (  )    (2)项燕为楚将,有功  (    )
(3)以为死  (  )    (4)诸兄之    (   )
小题2: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项是(   )(3分)
A.便扶向路,处处志B.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C.醉翁意不在酒D.辍耕垄上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⑴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⑵此教我先威众耳。
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各侧重写了什么?陈胜和马援身上有什么共同精神品质。(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糊涂官(10分)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①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明府②在乎?”门者曰“在。”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③,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④,骂仍恣肆⑤。击之困极⑥,方问何人,辄⑦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①薄:待人不好  ②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③为魅:作怪   ④寤:通“悟”,醒悟  ⑤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⑥困极:疲乏 ⑦ 辄:肆意妄为
小题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4分)
往临济辱之                ⑵自门窥之          
⑶见一老父诟骂不                ⑷乃密召吏人执而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小题3:文中的“糊涂官”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王彦章死节
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率五百骑守捉①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年六十一。
【注释】①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小题1: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A.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B.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C.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D.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
小题2: 解释文中划线的词。(2分)
(1)活( )
(2)见( )
小题3: 说说“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的意思。(2分)
小题4: 选文记叙他“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 选文主要表现了王章彦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今亦死,举大计亦死亡:逃走
B.(项燕)爱士卒,楚人之 怜:爱戴
C.为天下,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D.乃丹帛曰“陈胜王” 书:书信
小题2: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提出“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策略的原因,是当时人们都认为扶苏和项燕没有死。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完全丧失信心,忍无可忍。
C.“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是陈胜、吴广精心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
D.这段文字写到了陈胜在起义前夕对形势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他对时局的洞察能力。
小题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小题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小题1:结合语境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意思。(4分)
(1)神龙初,还(     )        (2)宴见     (      )
(3)白侍帝  (     )        (4)骜放不自修(      )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2)力士素贵,则耻之,遂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小题3:读了这则短文,结合你平时的积累,说说李白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