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小题2: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舜于畎亩之中(被任用)B.饿其体肤(使......饥饿)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比喻)D.从乡之先达执经问。(请教)
小题3:用“/”划分句子节奏。(只划一处)1分  
行拂乱其所为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5: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请以选文为例分析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行拂乱/其所为
小题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小题1:第一段、第二段都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例一:第一段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辨别通假字的能力。A衡通横,B曾通增,C曾通层。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小题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遵循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则、拂、遗恒等字。
小题1:本题考查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语句来谈表达效果即可。
举一反三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肉食者                   神弗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①政治方面:
②军事方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司马光《资治通鉴·任座直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趋:快走。这里是任座见文侯盛怒,惶恐走出。 ④向者:刚才。
小题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各划一处)(2分)
①臣 闻 君 仁 则 臣 直
②可 以 一 战
小题2:与“封其子击”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策之不其道B.诚宜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
C.何知之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分人
小题3:从魏文侯由“怒”到“悦”这件事,你获得了什么启示?(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赵普》 一文,完成下面题目。(14 分)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宫,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词(4分)
家人箧视之                      跪而拾之              
多忌克                           普颜色不变             
小题2:下面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太祖/常劝以/读书B.家人/发箧/视之
C.能/以天下事/为己任D.普/明日/复奏其人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小题4:从本文中,你能学到赵普的什么精神?“手不释卷”证明赵普读书非常勤奋,请举出两个有关刻苦读书的成语。(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书面轻翻,心旌微摇。叹梁祝身化彩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淼。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环肥燕瘦,各领风***……(4分)
这段话含有诸多典故,“环肥”“燕瘦”分别指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9分)课外文言文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日:“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日:“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扬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唐代李翱的《李文公集》
小题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寇至当守   ②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力不足,死焉,职也。
小题3:与“非若吏人、百姓然”中的“然”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虽,岁满则罢去B.望之蔚而深秀者
C.黄发垂髫,并怡自乐D.则北通巫峡
小题4:杨氏对婿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           。(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