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
题型:北京市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问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猥自枉屈 猥:_________ (2)以彰其咎 彰: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后值倾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咨诹善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1)降低身份 (2)显扬 2.(1)后来遇到兵败 (2)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3. 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
举一反三
阅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相同?( )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予观夫巴陵胜状 (《岳阳楼记》)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C.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闻寡人之耳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小石潭记》)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 (《陈涉世家》) 2.下面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 A.今齐地方千里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侯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叨,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秫、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秭、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选自《出师表》)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躬耕于南阳( ) (2)不以臣卑鄙(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②段文字中,作者回顾了人生中的具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________,临危委重任和______________。 4、请用6个字概括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1—5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 (2)牺牲玉帛( ) (3)再而衰(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战,勇气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战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长勺之战,弱鲁战胜强齐的原因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4题。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选自《世说新语》) 1.下边各项加粗字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乃以瓦布之 (《梵天寺木塔》) B.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一狼径去 (《狼》) C.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次日临政 (《赵普》) D.孔子不能决也 处决如流 (《赵普》) E.孰为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 (《〈论语〉八则》)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是什么?乙文中晋明帝两次回答的同一问题是什么?问题不同,但两则故事相映成趣,都表现了儿童什么共性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理解。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1.对下列加粗的词语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 非显者刺 俱以假山显 上植果子松数棵 人不得上 A.两个“显”意思相同,两个“上”也相同。 B.两个“显”意思不同,两个“上”也不同。 C.两个“显”意思相同,两个“上”不同。 D.两个“显”意思不同,两个“上”相同。 2.选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 3.“至于园可无憾”是因为( ) A.“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而于园“奇在磊石”,是“诸园亭”的代表。 B.于园本是富人于家的,“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有幸观赏,自然“无憾”。 C.瓜洲的园亭大同小异,看了于园足矣,多看无益。 D.于园主人待客热忱,去后一定会让你感到没有遗憾。 4.翻译句子。 (1)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