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即呼备,赍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释】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1、解释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师读(   )
   ②以致师(   )  
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师 怒 谓 其 窃 却 弗 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中可以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跟从,跟随 
   ②背着 
2、师怒,谓其窃,却弗受。
3、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老师家穷,没有米煮饭。)
4、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进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小石潭记》是系列山水游记《_________________》之一,作者柳宗元文学成就突出,与韩愈、王安石、苏轼等人被称为“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然不动(   )  尔远逝(   )
往来忽(   )  悄怆幽(   )
3.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潭中鱼可百头(   )
犬牙差互(   )
而从者(   )
折蛇行(   )
4.下列句中的“以”字含义是“因为”的有(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因以为号焉
5.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文第①—④段依次写了发现小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潭中气氛。
7.作者初见小石潭的心情是“___________”,游览到最后,作者的心情起了变化:“___________”。(两条横线可填入原文句子),这种心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_____________
(2)如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____________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____________。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选文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
①桑竹之(   )
答之(   )
不知有汉(   )
④处处之(   )
病终(   )
⑥便还家(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中语去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桃花源生活之美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说明是谁问谁答,这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省略现象。试结合选文,在括号里补充出相应的成分。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使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成语“怡然自乐”,就出自此处。试结合选文,另写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渔人甚之:___________________      
(2)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人各复至其家:_____________
(4)便扶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蒙正拒贿
欧阳修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谓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字圣功,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进士第一,太宗、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以敢言著称。但在军事上主张对辽妥协,一直强调“弭兵省财”,是主和派之一。曾封莱国公,卒谥文穆。②楪子:即“碟子”。③李卫公:指李德裕,历仕唐代宪、穆、敬、文、武诸朝,武宗时,自淮南节度使入相,执政六年,进太尉,封卫国公。为人清正峻切,深恶于求请托,因触小人之忌。这里说吕蒙正“贤于”李卫公,是指吕拒贿的方法巧妙,不使人难堪。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家藏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弟遂不敢言:________________
(3)昔之所难也: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与例句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其弟伺间从容言
A.恢弘志士
B.时人莫许也
C.何陋
D.送鲍浩然浙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面不过楪子大,安用照二百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吕蒙正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题型: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