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 谓 菊 花 之 隐 逸 者 也 牡 丹 花 之 富  贵 者 也 莲 花  之 君 子 者 也 噫  菊 之 爱 陶后 鲜 有 闻 莲 之 爱 同 予 者 何 人 牡 丹 之 爱 宜 乎 众 矣 。
1、本文作者是宋代哲学家_____________。
2、用“/”给第二段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                )
(2)出淤泥而不(                )
(3)清涟而不妖(                )
(4)陶后有闻(                )
4、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原因。
(1)最喜爱的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周敦颐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1)多
     (2)沾染
     (3)洗涤
     (4)少
4、(1)出淤泥而不染
     (2)香远益清
5、品德高尚的人。(意对即可)
6、“略”。
举一反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粗字。
     可以素琴 _________________    谈笑有鸿 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给划线文言词解释意思。
     ①宣悉以(     )诸吏 
     ②使宣叩头(     )主
     ③(     )亡匿死 
     ④欲(     )***之
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2个词语(8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上还有哪二位像他一样的清官,写出这二位清官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璃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君主,这里指李世民。②太子少师:指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③弓工:造弓的工匠。④邪:不正。⑤更宿中书内省: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更,轮流。中书内省,属朝廷决策的机构。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朕少弓矢______________
     ②延见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个语段中,你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1)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
(2)余 闻 之 也 久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未尝识书具(                 )
(2)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 
(3)不能前时之闻(                 ) 
3、对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翻译:金溪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方仲永,家里世代以耕田为业。
B、借旁近与之。翻译:借邻居的给他。
C、并自为其名。翻译:并且自己写上诗的题目。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翻译: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族人作为立意.
4、概括写出方仲永变化的三个阶段。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有卖油翁担而立(              )
(2)但微之(              )
(3)亦知射乎(              )
(4)我酌油知之(              )
2、翻译下列句子。
(1)无他,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______________,卖油翁在显示绝技后谦虚的得出了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4、你能写出两个以上用来形容“善射”的成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你从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这些道理对你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