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柳思 ①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②说实话,我对柳的喜
题型:湖北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柳思 |
①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②说实话,我对柳的喜爱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伟岸,没有杨树的修直,更没有迎春、连翘那鲜艳的颜色。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和君子风范。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柳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柳以宽阔的胸襟宽恕了蝉的聒噪,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惟独柳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平俗中露出的高雅远比粉饰平俗而自以为高雅要真实可爱得多,不愧为树中之君子。 ③柳作为君子,有谦逊的美德,它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也从不邀功请赏;相反,随和地任人评说,全不计较其得失,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会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 ④说柳是君子,还在于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泰然,随遇而安,从容豁达,不讲怨言,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以坦然的心境走自己的路,并总能驾起希望之舟。现今仍然健在的位于河西走廊的“左公柳”大概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柳活得最动人、最惬意,没有点君子的气量是很难做到的。 ⑤柳是无私的。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撒,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节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白、更充分的评价。柳也在无私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⑥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第②段把柳树与其他树作比较,请联系全段,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④⑤自然段列举了柳树哪三个方面的高贵品质?请用原文词语加以概括(每个方面不超过4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在第⑥自然段后面横线上补写出柳的普通所揭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请指出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先抑后扬,突出柳树的不平凡、不普通。 2、①谦逊 ②大度宽容(与世无争)③无私 3、人必须养成谦逊、大度宽容、无私的高尚情操,争取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排比、拟人,具体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柳树在四季变化中表现出的高雅的君子风范,并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意对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洁身自好的莲花 |
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 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 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 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 1.第一段中写到“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第二段文意,简要解释“莲花效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莲花效应”能给植物本身带来哪些好处?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梅香》,回答问题。 ①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②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③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④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⑤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⑥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⑦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⑧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⑨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⑩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结合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⑧段中划线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读第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⑧、⑨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坦荡如砥”形容的对象是高原的___________。(空旷、辽阔、平坦) 2、第二段描写高原的景色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中“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样理解第三段?“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在文中是怎样统一起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
向一棵树鞠躬 |
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跟前走过,竞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它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作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却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默默地站在那棵树旁。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走了,他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竞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望着老人步履艰辛地走了,走在那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上。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向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第二段说:“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那条被晚霞映红了的小巷,行走着一个永恒的雕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榆树,却为什么要花较多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
宦海归来 |
①蹒跚。静默。黯然。三头瘦驴踟蹰在残阳西斜、枯叶乱舞、哀鸿长鸣的情景中,踟蹰在二百五十年前乾隆盛世的那个晚秋季节里,踟蹰在山东潍县街头那条破落凋败的石径上。三头瘦驴满载着一腔怨恨缓缓地朝城外而去。渐行渐远。缓缓地消失在远方的枯树丛中。三头瘦驴岂止是载走了年事已高、刚被革职的一介书生?三头瘦驴载走的分明就是大清王朝文化人在灵魂深处奋力挣扎之后的无限惆怅,载走的分明就是对整个封建王朝官本位统治体制绝望之后的仰天长叹。三头瘦驴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国封建时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归宿。 ②古道。西风。残阳。驮铃叮铛。手摇驴鞭的书童在前开道,驮着书画的驴犊居中而行,走在最后的那头老驴背上垂头丧气地坐着的那个干瘪老头,就是被称为大清国诗书画”三绝奇才“的郑板桥。 ③这天傍晚,刚被革职为民的郑板桥头戴黑风帽,身穿长毡袍,无限依恋地走出县衙的大堂,背倚驴鞍仰望长空叹息道:“我郑燮清贫一生,居然被污告成贪墨而革职,今日归装却是这样轻简,望诸君力据清流,一定无忘我今日之泪也!”接着给闻迅赶来送行的百姓挥泪画了一幅《墨竹离别图》,又在图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得一枝清瘦竹,秋风江处作渔竿。”写罢将手中毛笔上的残墨在水中认认真真地洗净,又异常严肃地对百姓说:“我没有带走潍县的一滴墨水!” ④郑板桥因为在灾年开仓借粮给饥民,自己反而被诬陷为贪污公款,因冤假错案而削职为民,告老还乡。可他宁愿让自己背着这个黑锅也不愿让百姓受苦。所以,他取出当年饥民领米的借据当众烧毁,这才安心地跨上毛驴挥手而去。直到他吃力地爬上驴背时,一直强忍着的泪水才从他那清瘦的双颊奔涌而下,顷刻之间为他送行的潍县父老黑压压地跪成了一片,乌淘淘地哭成了一片。 ⑤一鞭斜阳是血。一鞭驮铃是风。一鞭老泪是雨。 ⑥在书童手里的驴鞭叭哒叭哒的一串又一串的脆响声里,这位“潦倒山东七品官”的十二年俗吏生涯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⑦祸不单行,就在郑板桥被革职的同时,他收到自己小儿子病死在兴化老家的噩耗。他的大儿子早已夭折,现在小儿子没有等到他寄回去的钱,没能及时医治而过早地死去了。老年丧子之痛,白发人送黑发人之悲,一下子涌上心头,六十四岁的郑板桥一手拿着报丧的家书,一手拿着免职的通知,老泪纵横、呼天抢地地哭道:“我救了那么多的灾民,为什么老天爷非得让我断子绝孙!老天爷对我郑板桥真是太不公平了!”哭罢晕倒在兰竹之间。 ⑧郑板桥以他独特的个性重走了一遍中国封建文化精英们早已走过千百遍的读书做官、被贬罢黜、归隐田园的老路。 ⑨他凄凉地蜷曲在乾隆盛世的晚景里,两只眼睛放射出能够穿透历史的最后光泽,口中呼吸着生命残存的游丝,最终默诵着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笔诗之后,悄然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眼。他那绝命的思维快速地掠过一千年的跨度,然后将中国文化精英们的终极理想撕碎,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一片一片地洒落在他用七十三年时间走过的颠簸坎坷的人生路上。 ⑩一路纸钱飘零就是遣散他奔波的灵魂。一路挽幛翻舞就是嘘飞他悲愤的思想。一路悲歌长鸣就是吹灭他凄惨的精灵。 1.简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深刻含义。 (1)三头瘦驴一步一步地走向中国封建时代所有文化精英的必然归宿。 必然归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把那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撕碎。 撕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完成对郑板桥离开潍县的原因及过程的概括。 开仓借粮——A_________——革职为民——挥泪作画——B_________——含泪离去——百姓跪送 3.文中两处划线句在塑造郑板桥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的一段文字描述了郑板桥生命尽头的景象,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作赏析。 他凄凉地蜷曲在乾隆盛世的晚景里,两只眼睛放射出能够穿透历史的最后光泽,口中呼吸着生命残存的游丝,最终默诵着这句“有何卑下有何高”的封笔诗之后,悄然闭上了他那睿智的双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为心声”,无论是《墨竹离别图》还是《兰竹图》,“竹”都成了传达郑板桥思想的独特意象。文化艺术长廊中,以自然物象自喻思想的例子还有许多,请再列举两例,要指出物象并结合与之相关的诗文作简要表述。 [示例]林逋之爱“梅”,留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名句,写出对超凡脱俗品质的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