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七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的工作。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它人数比例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七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的工作。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阅读目的汲取文学素养应付考试消遣其它人数比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七年级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的工作。
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
阅读目的
汲取文学素养
应付考试
消遣
其它
人数比例
25%
55%
12%
8%
小题1: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                     
小题2:对所阅读的名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请简要说明理由。
书名:                                                                   
理由:                                                                   
答案

小题1:示例: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或:名著阅读现状堪忧。
小题2:略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从表中观察到七年级学生之所以阅读名著绝大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即七年级学生名著阅读的目的趋于功利化。
点评:综合性学习考点的题型很多,也很新。有广告词的设计、主持采访、临别留言、情景对话、表格图表分析、漫画解说、新闻评说等,但一般都是以自主探究、自主设计某个具体任务为中心,要求结合具体任务所需要的语境,进行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表达练习。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不要轻易地认为这样的题目全靠学生的临场发挥,或认为这样的题目不管怎么答都能得分。
小题2:试题分析:这道题首先要回答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名著的书名,注意书名号;然后再阐述自己感兴趣的理由。学生答题时只要书名书写正确,理由充分、合理即可。
点评:这道开放性的语言表达题比较简单,答案不唯一,学生设计的答案只要符合情理即可。
举一反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小题1:解释下列短语。(10分)
(1)卑鄙:                             (2)由是感激:          
(3)驱驰:                               (4)时人异焉:          
(5)益州既定: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小题3:从乙文中找出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应的语句。(3分)
                      
小题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这自己神圣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双江17岁的儿子李天一因轮奸罪被捕,社会对此议论纷纷。对此你想到了什么?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短文,不少于200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10分)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不文明交通行为被网友们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学校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文明出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1:分析下面“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提取主要信息。用一句话评价社区居民交通出行状况。(4分)
社区居民交通出行违章情况调查图

主要信息:                           评价:                          
小题2: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
灯”。可见这并不是少数人的行为,对于这种行人集体闯红灯的行为石家庄和沈阳均出台政策整治
陋习,请阅读下面材料,概括两市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的两个相同的措施。(4分)
【材料一】:为有效引导市民出行行为,石家庄市交管部门在市区示范路口整治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大路口,对群体性闯红灯的,要处罚前三名;在小路口,对闯红灯的人,将全部处以50元以下罚款。此次活动中,对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或家庭困难者,交管部门也准备了几项辅助措施,如罚款可以改成在自愿的基础上当两个小时的交通志愿者,也可以改成让他所在单位领导或者社区管理者到场现场共同接受教育等。
【材料二】:为强化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通行秩序管理,沈阳市启动了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的“全警执罚”工作。记者在一份处罚标准说明上看到,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的处罚标准分为:5元、10元、20元、30元、50元……警方告诉记者,违法后想逃避制裁是不可能的。不罚款还有很多有效的处罚方式,违法者还可以选择路边罚站观摩交通执法,或者选择做交通执勤志愿者参与交通治理。
相同的措施:                             
小题3: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0月,全国因行人闯红灯肇事造成798人死亡,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闯红灯”。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危险行为,请你拟写一句劝诫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宣传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小题1: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4分)

【注】⑴ 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 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概括数字化阅读方式备受国人青睐的三个相同原因。(3分)
【材料一】
调查结果显示,59.2%的数字阅读读者表示纸质读物在购买方面,明显地不如数字读物“便利”。“方便随时随地阅读”也是读者转向数字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比例达到40.0%。此外,有29.2%的数字阅读者表示“方便检索信息”是他们选择数字阅读方式的原因。另外,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居民中,有36.7%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2.76元。
【材料二】
数字阅读正以它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广阔的涉及面、低廉的成本等显而易见的优势,促进数字阅读快速发展。在地铁或公交车上,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人们低着头,专心摆弄手机、电子书或平板电脑。对于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群,只能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短暂时间,看手机新闻,刷微博,浏览小说……
原因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同学们更热衷于电视、电脑和网络所构筑的声光世界,与书本的距离越来越远。针对这种现象,学生会发起“好书大家读,书香溢校园”的倡议,其中阐明读书作用的内容需要你来填写。(要求:用“读书,可以让……”的排比句式来表达)(4分)
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年度汉字”的评选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雷”、“被”“和”等字先后成为年度汉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的民情民意。请根据你对时事的了解,为今年的中国遴选一个“年度汉字”,并简要说明你遴选的理由。(2分)
年度汉字:       遴选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