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B、23℃或1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B、23℃或1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0112 期中题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1~4题。

1、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2、该图所示可能是[     ]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3、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4、若图示地区位于西半球,则流经其沿岸的洋流是[     ]
A、加那利寒流
B、本格拉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秘鲁寒流
答案
1、D
2、C
3、D
4、D
举一反三
下图是1月某时地面天气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时控制A地的锋面类型是。简析A地的天气特征及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天气系统引起的主要灾害性天气对右图阴影区域的农业生产有何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阴影区域是我国21世纪重点建设的能源基地,说明该能源基地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为能源基地某产业链示意图,填出E、F处的工业部门。此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比较,该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哪些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要回答导致这些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个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1—2题。

1、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

A.①
B.②
C.③
D.④2、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

A.0.05km2
B.0.5km2
C.5km2
D.50km2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加强区域联系,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某地区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下表是图中A、B、C三省和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自然条件的优势是什么?A,B,C三省、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各有何变化?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图中A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指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困难|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