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    G是一种红棕色粉末、C既能与盐

(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①    G是一种红棕色粉末、C既能与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每空2分,共14分)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
①    G是一种红棕色粉末、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  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写出G→H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反应在工业上常用于焊接钢轨,实验室在演示该实验时,在装置中加入G、C混合物后,引发此反应的操作是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适量的盐酸溶解G后,所得溶液叫蚀铜剂,常用来洗涤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氩气的保护下,将一定计量的C、E加热熔炼可获得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E17C12,该材料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E17C12+17H2  = 17EH2+12C
①熔炼制备贮氢材料E17C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②1mol E17C12完全吸氢后,将得到的产物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
(每空2分,共14分)(1) 2Al+Fe2O3Al2O3+2Fe 
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中间插一根打磨过的镁条,点燃镁条
(2)            (3)    2Fe3++Cu=2Fe2++Cu2+     
(4) 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
(5)  隔绝空气,防止镁和铝被氧气氧化 ,  52mol 
解析
本题是无机框图题,关键是找准突破点。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I是CO2。根据2E+I2F+D,F中的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可知,E是镁,F是氧化镁,D是碳,因此A是氧气。G是一种红棕色粉末,所以G是氧化铁。C既能与盐酸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且C是单质,所以C是铝,则H是氧化铝。
(1)G生成H的反应是铝热反应,所以方程式是2Al+Fe2O3Al2O3+2Fe;引发铝热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在混合物上面加少量氯酸钾,中间插一根打磨过的镁条,点燃镁条。
(2)CO2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所以电子式是
(3)氧化铁溶于水生成氯化铁,氯化铁能和铜反应,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
(4)镁是活泼的金属,能在CO2中燃烧,所以现象是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碳。
(5)①由于镁和铝都是活泼的金属,极易被氧化,所以通入氩气的目的是隔绝空气,防止镁和铝被氧气氧化。
②1mol E17C12中含有17mol镁和12mol铝,其中17mol镁能生成17mol氢气,而12mol铝能生成18mol氢气。由于还吸收铝17mol氢气,所以最终放出的氢气是52mol。
举一反三
(8分)如图所示,已知A、D、E、F是中学常见的单质,B、C是氧化物,且B是红棕色固体,请填空:

(1)A 是         , B是         。(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4)C电解时,每生成1molA ,同时生成         molE。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甲、乙、丙为短周期常见的单质,乙、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X、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 写化学式:X          ,C          D          
(2)写出反应④、⑤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④                                           
                                           
(3)写出反应⑧、⑨的离子方程式⑧                                           
                                           
(4)在上图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A为两种固体的混合物,G和I为溶液D的组成成分,E为红褐色沉淀,J为淡黄色固体。反应所加的试剂均足量。

(1)混合物A一定含有的元素为(写元素符号)           
(2)溶液F一定含有的阴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3)写出B+G―→J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溶液C―→溶液D的离子方程式:                                   
(4)I溶液I中溶质的阳离子常作净水剂,其作用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下图中A~J均代表无机物或其水溶液,其中B、D、G是单质,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G是气体,D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2)J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要使溶液F中的一种金属元素全部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最适宜加入的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I→F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 分)已知 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 mol 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 :2,且含有18 mol电子;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1)单质B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
(2)戊的化学式为________。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丙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中,0.5mol NaClO参加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6)—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二者均为某些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已知,该反应生成1 mol乙时放出536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