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探究以芒硝Na2SO4·10H2O和CaO为原料制备Na2CO3。(1)将CaO水化后,与芒硝形成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反应后

某兴趣小组探究以芒硝Na2SO4·10H2O和CaO为原料制备Na2CO3。(1)将CaO水化后,与芒硝形成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反应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兴趣小组探究以芒硝Na2SO4·10H2O和CaO为原料制备Na2CO3
(1)将CaO水化后,与芒硝形成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期望得到Na2CO3。三元体系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42+ Ca(OH)2(s)+2H2OCaSO4·2H2O(s)+2 OH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某种酸性物质,控制pH="12.3" [即c(OH)=0.02mol/L],可使反应在常温下容易进行。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通入CO2,进一步处理得到Na2CO3
(2)在Na2SO4-Ca(OH)2-H2O三元体系中不直接通入CO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添加的酸性物质须满足的条件(写出两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添加酸性物质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HA表示所添加的物质,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H2OHCO3+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减小
b.通入CO2,溶液pH减小
c.加入NaOH固体,减小
d.稀释溶液,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
(1)
(2)碱性条件下CO2与Ca2+生成难溶物CaCO3
(3)不与Ca2+生成难溶物  酸性比碳酸弱
(4)酸性物质与OH反应,使平衡向生成CaSO4·2H2O的方向进行     SO42+ Ca(OH)2+2HACaSO4·2H2O↓+2A (每空2分)
(5)(2分)a d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2)①在碱性条件下CO2与Ca2+生成难溶物CaCO3,所以不直接通入CO2
(3)加入酸性物质,氢离子可以中和氢氧根离子,使平衡向着生成CaSO4•2H2O的方向进行;以HA表示所添加的酸性物质,由于HA酸性要小于碳酸酸性,反正方程式中应该写成分子式,所以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Ca(OH)2+2HA⇌CaSO4•2H2O↓+2A
(5)a.加水稀释,平衡右移溶液中CO32,HCO3,OH离子的浓度都减小,但氢离子浓度增大,错误;b.通入CO2,溶液酸性增加,pH减小,正确;c.加入NaOH固体,平衡左移,减小,正确;d.稀释溶液,平衡常数不变,错误;
举一反三
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 )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 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 TaS2(g)+ 2I2(g)TaI4(g) + S2(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 的量不同
B.在提纯过程中,S2 的量不断增多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随TaI4 和S2 的浓度增大而增大
D.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TaS2 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可逆反应:M(g)+N(g)P(g)+Q(g) △H>0 。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增大M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①加入一定量的M  ②加入一定量的N  ③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④缩小容器体积 
⑤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  ⑥分离出一定量的P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 mol X和2 mol 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 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 2X(?)+Y(?)aZ(g)。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 = 2
B.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C.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时X的转化率:Ⅰ﹤Ⅱ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  △H<0。
(1)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   mol·L-1·min-1。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当温度高于850℃时,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表。
时间(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表中3 min~4 min之间反应处于       状态;cl数值   0.08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应在4 min~5 min之间,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
a.增加水蒸气    b.降低温度     c.使用催化剂    d.增加氢气浓度
(3)在相同温度下(850℃),若起始时c(CO)=1mol·L-1,C(H2O)=2mol·L-1,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 mol·L-1,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此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你判断的依据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