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宦官外戚专权B.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宦官外戚专权B.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来源:
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映了当时社会 [     ]
A.宦官外戚专权
B.吏治十分腐败
C.群众关心政治
D.政府重用人才
答案
B
举一反三
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应该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     ]
A、分封制   
B、编户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两汉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①世袭 ②察举 ③征召 ④会试 [     ]
A、①②
B、②③
C、④③
D、①③
题型:0114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     ]
A、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
题型:江苏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