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 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
[ ] |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D.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 |
答案
D |
举一反三
促使我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种向个体农耕转变的重要因素是 |
[ ]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 自然环境的变化 C.耕作经验的丰富 D. 劳动者素质的提升 |
西汉时期发明的具有翻土、灭茬、开沟、起垄功能的工具是 |
[ ] |
A、铁耙 B、铁镰 C、铁锄 D、犁壁
|
“疑是蝤蛴美容颜,蛾眉婉转天地间。高低上下隋唐始,举重若轻似等闲。”(蝤蛴:qiú qí,天牛的幼虫,身体弯曲细长。)对这首诗所描述生产工具的特点最适当的理解是 |
|
[ ] |
A.深浅自如,简便轻巧 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C.踏歌而行,挥手而去 D.未雨绸缪,巧夺天工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
材料三 白居易《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一幅示意图: |
|
材料二 据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9月26日,“南澳一号”的明代古沉船水下考古抢救发掘启动仪式在汕头市南澳县举行。水下考古专家经过勘探,“南澳一号”船载文物主要为明代粤东或者闽南及江西一带民间瓷窑生产的瓷器。据相关人员估计,装载的瓷器至少有1万件,甚至有6万之巨。古沉船可望在今年的12月中旬在世人面前展露真容。 |
|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示意图,你认为该同学与农业有关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从牵引动力来看,从图中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还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研究?试举出实例加以说明。(至少两个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我们会从“南澳一号”找到哪些种类的瓷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