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

题型:福建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福建“民安土乐业,……无凶年之忧”。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纺织、陶瓷、制茶、造船、冶炼、造纸、印刷等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宋朝廷大力鼓励商人出海经商,招引外商来华入贡、贸易。嘉祐年间(1056~1063年),福建对外贸易大增,“舶商岁再至,一舶连二十艘,异货禁物如山”。宋初虽严禁与高丽(今朝鲜半岛南部)、倭国(今日本)通商,但泉州一些海商仍以瓷器、丝织品等暗地私贩高丽。南宋时期,与福建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已达50多个。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英、美、俄等国在福建开设的洋行攫取了福建茶叶出口的经营权,福建茶商收购的茶叶只能卖给洋行经营出口。英、美洋行甚至通过买办直接到福建茶叶产地,向茶农贷款,控制和剥削茶农。这一时期茶叶在出口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咸丰三年(1853年)起,洋行贩运茶叶出口日增,全省出口总值也不断增长。自同治三年(186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全省年均出口量达70万担左右,光绪七年出口量高达90万担,这时期茶叶出口值约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19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茶叶大量兴起,并以其优质与华茶竞争,福建茶叶生产和出口遭到沉重打击,出口量从巅峰急剧跌落。到20世纪初,跌入低谷,只有10万多担,几乎被挤出国际市场。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建对外贸易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鸦片战争后,福建对外贸易出现什么新变化?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三中的数据变化,谈谈你对这一时期福建对外贸易发展的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逐步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特点:①有官营(朝贡)贸易、民间(私贩)贸易等形式;②贸易规模大、范围广;③贸易活动频繁; ④外贸商品种类多尤以瓷和丝为主。
(2)新变化:①外商操纵外贸经营权; ②外贸商品以茶叶为主; ③深受国际市场影响;  ④外贸总值变化幅度大。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厦门、福州成为第一批通商口岸;②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产地。
(3)认识:①出口总值在全国所占比例逐步上升;②外贸出口总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增加幅度大 ③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明显加大。格局形成:(1980年)设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福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开辟厦漳泉闽南经济开放区。
举一反三
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竟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     ]
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康熙在位中期,下令取消海禁并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四处设立海关。其中一处附近为今天的长江入海口,它是:     [     ]
A.广州     
B.漳州    
C.宁波     
D.云台山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朝贡制度是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制度,是中国古代处理外交关系的独特制度。以下对此制度评价错误的是 [     ]
A.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B.朝贡贸易大大促进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增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关系
C.朝贡贸易通常体现为炫耀国力意味,是国人“一国独尊”心态的反映
D.朝贡制度是以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它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走向消亡
题型:重庆市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七条国际贸易航线
——据黄启臣《中国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
——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引用贝罗克的计算数据
(2)根据材料二,说明1750-1900年间英、美、中三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份额变化的趋势。
                                                                                                                                                                
(3)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对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了怎样的政治影响 
                                                                                                                                                                
题型:辽宁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题型:上海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