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十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

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十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十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此只谓之嗜好,不可谓之学。”这番话表明作者
A.呼吁挽救民族危机 B.提倡崇实学风 C.潜心研究考据学D.主张文人藏书著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题时注意题目时间为1825年,由材料中“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可知材料强调要经世致用,即提倡崇实学风,而非其他,因此B符合题意。而A不符合史实,当时还不存在民族危机;C与材料无关;D偏离材料主旨。故选B。
举一反三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之际,产生了冲破传统儒学思想束缚的“异端”思想,其社会原因包括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     
③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④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纲常伦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