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当今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说,当今最明显的衡量标准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最经常问的问题是“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这种现象主要描述的是A.区域集团化 | B.政治多极化 | C.经济全球化 | D.时代信息化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的关键信息“速度——特别是商业、旅行、通讯和革新的速度”、“你与谁相连,怎样相连”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与题干相关的是经济全球化,故选C。 |
举一反三
(13分)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
| 电力工业
| 煤炭工业
| 生铁
| 钢
| 1920年
| 772百万千瓦
| 14.2百万公吨
| 436815吨
| 30000吨
| 1936年
| 1724百万千瓦
| 26.2百万公吨
| 958683吨
| 556347吨
| 增长率
| 9.4%
| 7%
| 9%
| 40%
|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
产品名称
| 单位
| 按人口平均产量
| 各国为我国倍数
| 中国
| 苏联
| 美国
| 英国
| 苏联
| 美国
| 英国
| 电力
| 度
| 7.9
| 219.5
| 1144.6
| 514.9
| 27.8
| 144.8
| 65.2
| 原煤
| 公斤
| 83.0
| 761.0
| 3498.0
| 4938.0
| 9.2
| 42.1
| 59.5
| 生铁
| 公斤
| 1.7*
| 84.4
| 244.5
| 165.9
| 49.6
| 143.8
| 97.6
| 钢
| 公斤
| 0.9
| 95.3
| 376.3
| 255.2
| 105.8
| 418.1
| 283.6
| 棉布
| 公斤
| 7.34*
| 20.28
| 61.42
| 70.38
| 2.8
| 8.4
| 9.6
|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 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5分)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材料一、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主要特点。(1分) |
(13分)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力量逐步崛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关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三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平衡是相对的,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一些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主角由于经济滞后、政策失误也会落后,甚至丧失主角地位。一些后起的主角经济发展、政策适当,发生跳跃式的发展,以致后来居上。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俞源《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3分)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为例,以“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华文明所具有的重要特点是A.统一和连续 | B.分裂和间断 | C.衰弱与复兴 | D.汲取与融合 |
|
中国共产党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赢得农民支持的重要原因是A.中共有崇高的革命信仰 | B.农民深受封建剥削,位卑家贫 | C.中共领导的武装抗击外来侵略 | D.中共实行土地改革政策 |
|
一位村干部说:“现在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的,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这种改变缘于A.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 | B.已“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实行 | D.农村实施土地流转政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