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事件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 殖民扩张 ③两次工业革命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下列事件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的是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 殖民扩张 ③两次工业革命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事件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 殖民扩张 ③两次工业革命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与掠夺,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④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无关,故选C。
点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条件包括: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③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④工业革命的推动;⑤交通工具的革新。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德国两位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曼飞在他们的《制度经济学》中文版序中写道:“很少有一个国家的国民比中国人更多要遭受艰难、战争、骚乱和困苦……(但在20世纪最后二三十年里)我们目睹了这一不幸趋势的转向。中国在赶超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进步要归功于中国人的机敏和勤劳,但也应归功于中国再次向外部世界开放了它的经济。中国经济体制中的这些基本变化将使发展新的可依赖的制度变得必要。”
(1)读材料一,说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2分)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标志意义。(4分)
读材料二回答:
(2)材料中“不幸趋势的转向”的转折点是什么?该转折点对中国的意义是什么?(5分)中国人为什么能够赶超世界?(4分)
(3)概述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是如何向外部开放它的经济的。(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
②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请解答: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4分) “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它是20世纪流行于中国的八个文艺作品,其产生和发展和中央文革小组的领导和推动有直接关系,并对当时的文艺创作风格有很大影响。”这一文艺形式
A.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落实B.推动了中国文学艺术的迅速发展
C.是当时中国民众的主要精神食粮D.是文艺工作者独立创作地位的体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中国逐渐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