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下图)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下图)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雅典民主整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利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三: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统治思想。在宫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四: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五: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的缺陷。(2分)
(2)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该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挑战?(3分)
(3)据材料四说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什么制度?试分析该制度没能“真实发生相当作用”的原因。(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五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2分)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民主政治的发展对你的启示。(2分)
答案
(1)缺陷:享有民主的只占居民比例的9%,许多阶层或人群被排除在外,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权力交给所有公民,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执政,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和国家权力的滥用,导致民主制的最终衰落和夭折。(2分)
(2)特点: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等级森严。(1分)冲击挑战:l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0世纪初,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
(3)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制度(1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又具有妥协性,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民族不独立,帝国主义的阻挠破坏;封建顽固势力的强大和传统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4)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2分)
(5)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民主建设有赖公众的积极参与与监督;民主的形式是多样的;民主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借鉴与创新的过程(或民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1)从图中的公民所占的比例和材料二中的信息概括雅典民主的缺陷。(2)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的特点是皇权至上,这种特点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受到维新派的挑战;在20世纪初受到革命派的挑战。(3)根据所学,资产阶级革命派从“国外移来”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和责任内阁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没有获得成功,原因可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软弱性、妥协性;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等来分析。(4)要从美国政体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等方面思考。(5)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古代雅典创造了古代历史上的民主政治的模式,虽然有很大的弊端,但是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古代的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者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影响了二者的政体;近代西方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代中国也是为追求 民主孜孜不断的努力着,但是最终是以失败告终。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 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6分)
材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二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5分)
材料三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历史与社会之典范之“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3) 依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请以其同时代的思想观点为材料三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3分)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依据。(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国民党的灭亡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D.民族区域自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提案是由英国等26国提出的
B.是美国支持的结果
C.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D.中国同意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  )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
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