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向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 B.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 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 D.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 A不对,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不对,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的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通过;C不对,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是在2008年;根据题干“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可知与“一国两制”的内涵相符。 点评:“一国两制”是具有独创性的伟大创举,它已成为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中国的统一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并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途径。 |
举一反三
“直到……1820年 ,中国的总产出(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出总和12%,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0%)。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进程 | B.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 D.该统计数据是外国人所做,所以不可信 |
|
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 | 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成功 | C.近代城市生活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 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在市政中应用近代科技 |
|
(24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四: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2)简述材料二所反映的梁启超的法治思想。并分析其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10分) (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分) (4)综上,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的社会条件。(4分) |
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
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 |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 | 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 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