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图1-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某同学用图1-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用图1-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
 
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答案
S1、S6S1, S2, S3, S4, S5, S6B偶然误差阻力、交流电频率波动
解析
按方法A……,,求平均值:,所以只用到了: S1S6
按方法B计算加速度,为了减少误差,常常用逐差法: ,所以只用到了:S1, S2, S3, S4, S5, S6.因此选择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偶然误差.阻力(空气阻力,振针的阻力,限位孔的阻力,复写纸的阻力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等.
举一反三
在利用碰撞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起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先是不放被碰小球,重复实验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净值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的前端边缘处,又重复实验若干次,在白纸上记录下重锤位置和各次实验时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一次为OMPN,设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且m1=2m2,则

(1)入射小球每次滚下都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其目的是
A.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飞出槽口
B.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动量到达槽口
C.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不变
D.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与被碰小球对心碰撞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MP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PM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时,入射小球m1的落点分别为NM
D.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测得|ON|=2|MP|,则标明碰撞过程中由m1m2两球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为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图10所示实验。
他用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实验中改变被拉木块的数量、改变接触面的材料、改变接触面积的大小及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并将若干次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试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拉动木块数
木块放置情况
木块运动速度
弹簧秤读数(N)
1
木板
1
平放
v较小
3.50
2
木板
1
平放
v较大
3.50
3
木板
1
侧放
v较小
3.50
4
木板
2
平放
v较小
7.00
5
化纤地毯
1
平放
v较小
8.00
6
化纤地毯
1
侧放
v较大
8.00
7
化纤地毯
2
平放
v较小
16.00
(1)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2)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是无关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明同学要测量一长方形木块(带有一挂钩)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但没有现成的弹簧测力计,于是小明用细弹簧、硬纸板等自制了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只有均匀刻线没有标值)如图11所示。请你帮助设计这个实验

(1)主要步骤:                                            
                                                            
                                                             
(2)计算表达式:(表达式中的字母要在步骤中出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如图(甲)是某同学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得=50cm,遮光条的宽度d=1.14cm。(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次实验时,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2.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m/s;
  
(2)本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m/s2
(3)实验中,该同学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
等于重物重力的大小,改变重物的重量测
出多组重物的重量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计算出小车相应运动的加速度
通过描点作出图象(乙),分析图线的AB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4)小车的质量=           kg;
(5)此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重物的总重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甲所示,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图,如图8乙所示,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