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     )A.分子力始终做正功B.分子

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     )A.分子力始终做正功B.分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分子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至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     )
A.分子力始终做正功B.分子力始终做负功
C.前阶段分子力做负功,后阶段分子力做正功D.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将逐渐增大

答案
D
解析
考点:
专题: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分析: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解答:解:将乙分子从分子直径10倍处向甲分子靠近,分子力先表现为引力,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又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故A、B、C错误.
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分子力的特点,以及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关系,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举一反三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的反映
B.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
C.两个铅块压后能紧连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用打气筒向篮球充气时需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p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当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09·江苏卷物理·12.A)(选修模块3—3)(12分)(1)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在此过程中关于气泡中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D)气体组成的系统地熵增加
(2)若将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对外界做了0.6J的功,则此过程中的气泡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J。气泡到达湖面后,温度上升的过程中,又对外界做了0.1J的功,同时吸收了0.3J的热量,则此过程中,气泡内气体内能增加了         J。
(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kg/,平均摩尔质量为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广州检测)图13-1-6是氧气分子在0 ℃和100 ℃下的速率分布图线,由图可知(  )

图13-1-6
A.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小
B.随着温度升高,每一个氧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C.随着温度升高,氧气分子中速率小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
D.同一温度下,氧气分子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将乙分子从a移动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同时都增大的阶段是
A.从a到bB.从b到c
C.从b到dD.从c到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